慈幼社會傳播系統

由講故事開始

潘銘智

若果我們需要在社會傳播方面培育一個基本的技巧,我會建議「講故事」。

  1. 「故事」

人人都愛聽故事。對著小朋友,當然要説故事,其實大人亦然。站在講道台上,有時侃侃而談神學反思,教友們開始睡眼惺忪,又或者看看手錶,但説一個寓言故事、回想昨日電視劇的橋段,或者分享一個個人經驗,教友們立時抬起頭,眼睛注視著你。

我們需要故事。故事並非純粹舒緩氣氛的娛樂,它的承載能力比最大型的輪船還要大,它所承載的不是貨物而是發人深省、鼓舞人心的訊息。只要我們打開聖經,裡面就有不同的人物事蹟,由天主創造天地、古聖祖、民長、先知、君王,我們曾經都聽得陶醉,亦從中認識到這位全能仁慈的天主,學習信賴祂,走正義的道路。在福音中,耶穌更用故事教訓群眾:「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浪子回頭」、「惡園户」。耶穌以故事,吸引普羅大眾細心聆聽,將天國的喜樂扎根在人的心中,改變人心,並世代傳誦下去。

我們一方面要熟悉聖經故事,另一方面,都要懂得寫好故事。創作故事絕對不容易,既要顧及起承轉合的佈局,更重要的,是將訊息自然地滲入故事的情節中。當我們分享聖人行實或生活經驗時,並不是要無中生有地創作,而是要適當地選材鋪陳,避免分享內容過於沉悶冗長,失去焦點。

  1. 「講」故事

無論是講道或教學,故事都是「口講」出來的多。要將故事講得生動活潑,就要注意聲線語氣的抑揚頓挫,語速的快慢變化,七情上面,手舞足蹈,與聽眾保持交流。適當運用繪本,更是錦上添花。

其實,「講」的形式還有很多:文字、音樂、戲劇、繪畫,在今日資訊科技的年代,還有攝影和影片。一天下午,見到兩個中三同學拿着手機在學校門口徘徊,一臉惆悵。上前一問,原來他們正參與短片製作工作坊,正煩惱如何製作20秒短片。最初,大家都沒有甚麼特別的主意,跟著,他們先試用手機拍攝一些鏡頭,之後發現颱風迫近,風特別大,樹搖葉落,毛毛細雨,人們腳步匆匆,那麼便剪輯了「風雨中的校園」。每一種媒體都有其特色,真的要花時間花心機研究,多欣賞別人的作品,自己又要多練習。

  1. 一起講故事

我知道,因為疫情關係,主日的青年中心不能開放,有同工開始了每星期錄製故事,放在網上平台與兒童及家長分享。慈幼青年運動的一班資深慈青,也在YouTube開始了「青適角落」的頻道,自己創作故事和與福音訊息相關的短片。

福傳,讓人人都講耶穌的故事!

標籤

about 慈幼社會傳播系統:由講故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