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方濟沙雷氏逝世四百週年紀念

《入德之門》的神修學

張冠榮修士

《入德之門》是沙雷氏的經典代表作,表達了沙雷氏完整的神修見解。幾個世紀以來,廣受教友喜愛,認為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神修書籍。在談論沙雷氏的神修學前,讓我先簡單介紹聖教會裡兩套顯赫的神修學。

耶稣會的神修學

耶穌會的神修學可以說是一套精英的教育。在個人修養方面,它注重意志力和紀律,又強調有規程的祈禱方法和補贖。神修的重點在於個人的主動,並遵循一條指定的途徑,就是「服從」。代表性的祈禱是:「上主,求你垂憐!」這表達着皈化的深義。愛德方面,選擇了具體感受到的「有效的愛」。

加爾默羅的神修學

加爾默羅的神修學可以說是一套精英的神修。在個人修養方面,它依賴的是聖寵和默感,強調流暢的祈禱和自發的補贖,而這些都是非規程的。神修的重點是被動性的服屬。隨着天主的感召,對聖神的開放,要訣是溫和的愛。代表性的祈禱是:「我靈讚頌上主!」表達着歡迎的心態。愛德方面,選擇內心感情的愛。

沙雷氏的現實主義

沙雷氏的神修學是綜合上述二者的神修學,採取的是中庸之道,成為一種現實主義。他認為無論是基督徒或修會會士,都被召達致同樣的聖德。簡而言之,就是做好自己每天的本份。他放棄精英主義,主張神修大眾化和平民化。他同意聖依納爵說的:「工作有如一切都靠自己;祈禱有如一切都靠天主。」要怎樣聖化自己的日常生活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出耶穌,以耶穌作為自己一切事情上的楷模。

沙雷氏以下的說話,正好顯示出他現實主義的作風:「許多聖人從未試過神魂超拔的祈禱,但沒有一個聖人不是勉力克服在日常生活中的毛病,使自己成為能夠與人愉快相處和一起生活的人。」他又說:「默觀生活如果沒有愛,不及帶着愛去工作;工作沒有愛,不及帶着愛去默觀。」所以愛才是要素。

另一樣由沙雷氏提出的,是祈禱必須具有宗徒工作(關心別人救恩的愛德工作)的意味。祈禱能夠滋養善功,增加我們做愛德工作的動力;但同樣地,愛德的工作也能滋養祈禱。我們的愛德工作更成為我們祈禱的材料,我們為手上的愛德工作祈求天主幫助。

沙雷氏倡議:「培育必須始於內心。」(Formation from within) 一如媽媽瑪加利大說的:「不是為作『秀』。」

沙雷氏的虔誠

沙雷氏對虔誠有生動的描述:「虔誠是精神上的靈巧與活躍,使人爽快地、具愛心地去做愛德的工作。」(《入德之門》卷一,1:40)  現代人的說法是「虔誠或我們祈禱的精神,是把信仰和生活整合起來。」

以行動來實踐牧者之愛,就是有效的愛。沙雷氏說:「真正的虔誠激勵我們盡量多做善功......反之,就是假的虔誠。」真的虔誠使我們爽快地、愉悅地和慷慨地做愛德工作,而假的虔誠使我們緩慢地、勉強地和抱怨地做愛德工作。媽媽瑪加利大說:「孩子們,爽快點,有愛德的工作等着我們去做。」卜斯可說:「對迫切的需要作出迅速的回應。」

虔誠也在日常生活中顯示出來:「我的性格是否保持平衡和安靜,顯出神聖的愉悅?」「對待別人時,我是否忍耐、和善?」「我是活得像個犧牲者?時常呻吟,吐苦水,博取同情?」

請看以下兩個圖表(見右則排版內的圖):

我們祈禱時,求天主賜我們聖寵神力,做好善功,這就是以祈禱來滋養善功。另一方面,在做愛德善功時,我們的祈禱就有材料,即工作上的困難、所遇到的人物及內心所有的期望,這些都是我們祈禱的素材。我們更能在祈禱中,找到新的靈感和動力。可以說工作越艱深,祈禱就越懇切和熱心。這就是以善功來滋養祈禱。但我們並不是說傳統是錯誤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工作幫助祈禱,祈禱也幫助工作。」

總括來說,沙雷氏的神修確實是優質的神修,難怪能得到歷來廣大教友的推崇和景仰,值得我們了解和實踐。

標籤

about 《入德之門》的神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