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神父(四)  ~ 原著:林時晴•改寫:可仁 ~

 

鮑思高家庭通訊 • 第 30 期,1978 年

 

雙喜臨門

 

一九一七年是賀神父晉鐸廿五周年紀念,這位謙遜自抑的神父從沒想到有甚麼的紀念儀式,誰知會士們卻不聲不響地,為他籌備了一個隆重的慶祝會……

 

十月十七日,雷神父和由澳門來的路加士神父率領著母校的銀樂隊,隨行的有不少來自香山各鄉村的教友,齊來到石岐 賀神父的住所,雖然,慶祝的儀式來得突然,賀神父卻神色泰然,只是微笑地接納眾人的祝賀。當日舉行的銀慶聖祭中,有一些望教者接受聖洗,下午,聖體降福,傍晚大排筵席,最後,由母校的學生、神長、贊助員和教友團體獻上賀禮,賀神父毫不腼腆地接受了,因為不接受就是失儀,失儀的事並非賀神父所應有的。

 

賀神父最喜歡的是雷神父的禮物,在這極喜樂的氣氛中,雷神父隆重地宣佈慈幼會教區即將成立的消息。一直以來,我們的會士都祈望著有這麼的一天,如今天從人願了,在這前數天,廣州代牧宣佈:「傳信部委托一部份地區給慈幼會士傳教,屆時粵北教區將獨立,交由慈幼會管理。」這消息可真樂壞了賀神父,始終他的願望達到了 一塊廣袤的土地,使他貢獻有生中的一切……

 

開路先鋒

 

粵北韶州教區共計十一縣:即南雄、仁化、樂昌、曲江、翁源、乳源、連縣、連山、陽山、英德、始興,縱橫三萬五千平方公里。大都丘陵起伏,土地瘦瘠,人民亦以貧者居多……

 

一個新的教區,必需要有新的部署;澳門母校用人方殷,雷神父的行程顯然是受阻滯的,何人可以代替雷神父北上,作為開路先鋒?當然,理想人物就是賀道行神父,這個極具愛心的神父是無往而不利的。

 

「賀神父!你是否願意作為新教區的開路先鋒?」雷神父在徵求意見:

 

「為甚麼不!不許我去就是一項懲罰,如梅瑟進不了福地!」賀神父樂意非常地回覆。

 

但是,誰人協助賀神父?溫普仁神父應是上上之選,他是個言語天才!

 

一九一七年,中國正處於軍閥割據時期,群雄擁兵自重,烽煙處處,民生困頓,更兼盜賊如毛,政府無能制肘,且韶州當南北要衝,受蹂躪更甚……

 

賀、溫兩位神父恰於此時受命,行程艱險,先有賊劫,後有兵禍,兩位神父以機智沉著竟然挽救無數百姓,事在溫普仁神父傳中。

 

妙傳中文

 

賀神父在教區中,一直都是負責南雄的教務,到一九一七年十月廿七日,賀神父再受命到韶州。

 

是時,總部再度派遣五位會士到來,賀神父的任務就是迎接這五位會士,不單是迎接,而且做他們的領導人;不單是領導人,而且要訓練他們,使他們有傳教的知識適應本地的環境,這是困難的工作,因為歐洲戰干戈未息,教育機關尚未恢復,這五位會士並沒有受過慈幼會學校的教育,而是剛服過兵役,便被差遣到來。

 

首先,賀神父把他們安置在北鄉的住所,那裡頗為寧靜,風景亦甚優美,在美好的環境中,可使學習情緒提高。

 

在訓練的第一步是使新到的會士先學習中文,但誰是導師?賀神父?不!彆彆扭扭的中文,太不管用了,不過賀神父總有他的辦法,他創造了最具特色的言語訓練班:教師是中國人,不懂洋語,學生是義大利人,而法國人 ─ 賀神父卻居中傳譯,運用的語文工具是英文字典。這訓練班大概可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