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希哲神父與我 

□ 姚維義

鮑思高家庭通訊 • 第 102 期,1991 年

 

蕭希哲司鐸,意籍杜林人氏,來華傳教已愈半個世紀,他是神學博士,五十年前他是我倆兄弟的初學神師,他雖是博士,但從未在人前誇耀過自己;他本有很好的嗓子,因歌唱太多,把嗓子弄破了,醫師警告他,以後會變成啞巴!他不以為然,他把持他沙啞的嗓子,一直到生命最後的一刻。回憶起四十多年前,我們的神學院、哲學院、初學院及備修院都擠在一起,因為是困難的時期,我們的住址是上海南市紅房子。一次日本人到我們的住處來檢查,叫我們到操場集合,當他們調查我們的國籍時,他們驚訝不已,因為我們會士中有不同國籍的人,那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怎麼和敵國的人能和平相處?於是他們問我們,你們會不會互相殘殺?我們一致答覆:「不會的」。最後他們明白我們的公教徒,作了一個十字聖號。

 

會長決定要把初學生送到香港來,一天,當蕭神父把初學生送到意國郵船上,一切都安排妥當後,他就返回會院。正當他離船時不慎腳踏了空,身體直掉落在黃浦江中,當時有一隻小艇上的人看到有人跌在江中,很機警,不慌不忙,手持竹竿,順著水流,跑到小艇的盡頭,把竹竿插下去,不到一會兒,蕭神父兩手緊緊地握著竹竿的頭。因船夫的機警、愛心救了他一命,那時蕭神父還帶著帽子和眼鏡。

 

他自己告訴我們:當我在從吊板摔下去的時候,我保持鎮靜,停止呼吸,流水把我沖到船邊時,我用手輕輕的推動;這樣我彈了出來,順著水流,摸到了竹竿,我用雙手握住竹竿,船夫救了我一命,謝天謝地。從此以後,蕭神父改名為梅瑟,表示他也是從水裡救出來的。我們發覺我們的初學神師好似成了一位新人一樣。

 

兩年前是鐸弟瑪廸亞發願金禧,我們在香港慈幼會修院舉行了感恩祭,預備了豐盛的晚餐以及慶祝會,弟弟也描述了他多年來苦行僧的生活,他因聖母的助佑以及會士們的祈禱,過了多重的難關,如今是勞改退休了。

 

蕭梅瑟神父為報答瑪廸亞忠於聖召,他自動地邀請我們倆兄弟到新界沙田郊遊,由斐林豐神父充作司機,使我們重溫初學甜蜜的生活,遙想起來,大家都已過了半個世紀,時光是多麼的寶貴!

 

去年聖誕前,本人曾寄了一張聖誕卡給我可敬的初學導師蕭神父,他在他的聖誕卡上寫了幾句感人的話:「路加,我的年齡已到了日落西山,我想我很快地要回到主的懷抱,但我已早有準備了……。」

 

最近香港慈幼會修院的斐林豐神父有事來台,他告訴我有關蕭梅瑟神父的最後消息,今年三月四日,他訪問了醫師,這是例行檢查,為維護身體的健康而安排的,但是俗云:「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

 

翌日因氣候的變化,蕭神父身體抵抗力欠佳,患了惡性痢疾,他以為是小毛病,所以未加以注意,他不是閒著等吃飯的人,他曾負起區秘書的工作及香港仔工業學校神師的職責…… 當於九日晚上送進香港嘉諾撒醫院時,醫師發覺梅瑟神父脫水的情形,非常嚴重、他的心臟跳得不規則,時促時慢…… 從晚上六時急救無效,直到十一時五十七分停止了呼吸。可敬可愛的蕭神父平安慈祥地安息在主懷中。

 

三月十六日,九時在香港聖安多尼堂舉行殯葬彌撒。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