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Title }}
{{outlineNumber}} {{currentSubtitle}}
我們從山上走下去時,可以在右邊找到新堡鎮的學校,它就正正建在原址的公學上,而賈法束和鮑思高(1830-31)都在那裡上學。
當時的鎮政府只有很單薄的經濟資源,只能聘請兩位老師。分作小學(兩年制)及初中部(拉丁文法班):分為第六班、第五班及第四班【注意:班級的名稱是倒轉的】。而初中部當時有七十多名的學生,但在同一的課堂內做不同的學習及作業。
鮑思高的老師是一位年輕、充滿活力及很能幹的、Emanuele Virano神父,甚受學生的歡迎;但可惜在四月時,這位神父被調往蒙多利奧(Mondonio)作本堂神父。繼任的是莫理亞(Nicola Moglia)神父,他是類斯.莫理亞(Moglia)【收留小若望在蒙古谷的莫理亞農莊主】的叔父;這位新老師卻無法控制這麼大學生數目的班級,同時對於第六班的鮑思高同學心存歧視。為此,鮑思高也自稱「在那段時間內所學的並不多」。(《母院史》)
在開課後的數天,媽媽麗達為他在新堡鎮內找到了在裁縫師、羅培德(Giovanni Roberto)的家中寄宿,減少一日多次來回的辛勞。他原先只供給鮑思高午餐,之後,完全照顧他起居的一切。這樣,鮑思高能夠善用他的時間,並在課餘的時間,鮑思高學會了裁剪,而羅培德更是一位風琴師及歌詠團的指揮,鮑思高在他那裡學習了音樂、玩樂器及拉小提琴,也在本堂的歌詠團內詠唱。
 
graphic 我就寄宿在一個名叫羅培德.喬安尼(Roberto Gioanni)的家裏;他是一位忠厚的裁縫師,也會唱額我略歌,是一個業餘愛好聲樂的人。由於我生有一個相當好的嗓子,我就一心學習音樂這門藝術;不多幾個月,我居然已經登上唱經臺,擔任那些應該唱的部分,成績很不錯。
此外,我想在遊憩的時候做一些事,便學做裁縫。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已會打紐子、縫邊緣、釘單行和雙行的線。我也學會了裁短褲、背心、褲子、緊身上衣等。我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一個技術高明的裁縫工頭了。
【《母院史》壹、4】

鮑思高也在課餘時,到鐵匠艾瓦西奧.沙維豪(Evasio Savio, +1868)那裡學習打鐵手藝。在1834年,鮑思高曾思索過進方濟會,他建議若望要與神師商量,及與本堂神父一起幫忙下,進入教區修院(參:《言行錄》壹、303-305)
可惜到目前為止,仍未能找到這兩位裁縫匠及那鐵匠的家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