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Title }}
{{outlineNumber}} {{currentSubtitle}}
離賈富廣場數步之遙,在Vergnano大樓內,就是畢恆德咖啡館。店主–若望.畢恆德–是寡婦璐琪.瑪塔的兄弟,原籍莫利亞道(Morialdo),於1833年秋天遷往基愛理鎮,在那裡開了一所咖啡館和一間撞球室。因著瑪塔夫人的兒子若翰已完成了中學的課程,故此,若望要另覓居處,幸好瑪塔的親戚剛在基愛理鎮開設咖啡館,媽媽麗達便要求准許若望在他那裡居住,但他必須在咖啡館內幫忙,不給工資,但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上學和讀書。除了免收房租外,他還供給若望熱的湯麵;至於麵包和菜餚,則由麗達從家中供應。(《母院史》47-48;《青年良友》60-61;《聖鮑思高傳》壹、120)

graphic

學期開始後,咖啡館仍未正式營業;在這段時間,若望就離開馬基蕭樓,暫住在麵包匠彌格.賈弗祿(Michele Cavallo)的Ricci大屋裡,隔壁就是裁縫匠古米諾(Cumino)的家。
畢恆德咖啡館共有兩個大廳,可從外面大街進入咖啡館,而另一個則是撞球間及擺放了一座鋼琴的房間,是從內院進去的。兩個大廳之間是一道約3.5米長的通道,在樓梯下面是一個由磚塊砌成的烤爐,用作煮咖啡及甜點;就在這個狹窄的通道裡,可以見到一個狹長的地方,那裡就是若望的「床舖」了。
在課餘的時候,若望便幫助畢恆德招待客人,並學會怎樣調製咖啡、甜點和酒類飲品。因著他在撞球室裡面當侍從,人們在粗言穢語方面都大有檢點。(《聖鮑思高傳》壹、121)
就在這個地方,若望與一名猶太青年–喬納(Giona)發展他們的友誼,他們早於厄里亞書商裡認識的。他們常在那裡一起唱歌、彈鋼琴和傾談:就這樣,這位猶太青年心中開始孕育出基督宗教的種籽。(《母院史》50ff;《青年良友》61-62;《聖鮑思高傳》壹、126ff)
正如上面所述,畢恆德只提供住宿,其它的一切都要自行照顧。但因著經濟條件有限,若望要從補習中得些微薄薪酬(有些學生連一文錢都沒有給他),他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度過這「古文班」的一年(1833-34)。(《聖鮑思高傳》壹、122)
在同一座大樓裡的最高一層,住了布朗沙(Blanchard)的一家人。從內院裡仍然可以見到那個木製的露台。那家的一個兒子 – 若瑟.布朗沙是若望的好朋友,見到若望這種可悲的情況,就從他母親(一個賣水果的)那裡,經常取一些水果送給若望,那善心的婦人不單不阻止,更鼓勵她兒子這樣做。鮑思高神父日後常提及這些愛德的行為和這份友誼。(《青年良友》62-63;《聖鮑思高傳》壹、123-125)
graphic

就在這一年,若望要面臨自己人生的一個重大的抉擇 – 聖召的取向。若望在三月決定申請進方濟會,並得到批准,但後來為要得到更明顯的指示,便將這決定擱置下來。
雖然面對這麼多的困難,但若望仍以一種平靜的、活潑的態度來面對。從若瑟.布朗沙和房東的女兒Clotilde Vergnano的作證中可以得悉。除了在學校學習及在咖啡館裡工作以外,他很慷慨地幫助其它的人:每天早上天還未亮,就從井裡打水回來,送給住在樓上年邁的Arnaud神父;為住在附近的一班六至七名兒童組織遊戲,及替他們補習功課。
咖啡館並不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主教座堂的敲鐘員 – Domenico Pogliano十分敬佩若望的那份虔誠,和為同輩的服務,向若望建議到他家裡學習,在翌年,若望發覺這樣的安排是十分需要的。
graphic

grap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