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Title }}
{{outlineNumber}} {{currentSubtitle}}
侯爵夫人讓鮑思高神父所用的地方,就是聖斐落美娜小醫院的四樓,原是供在不同機構內作神師的神父們休憩的地方。要到那個地方,就應該經過現在醫院的大門,和那條在高道倫可的建築物與上述那座房子中間的小巷。

 
graphic「那裡就是天主上智所選定的慶禮院第一座小堂。為了兩個理由,它被稱為聖方濟沙雷堂:(1) 因為柏老祿侯爵夫人懷有這個主意,想用這個名稱,創立一個司鐸的修會。為了這個意願,她曾叫人繪了一幅聖方濟.沙雷的像。現在這幅像,還可以在上述那個地方的入口處看到。(2) 因為我們的工作,一部份需要很大的鎮靜和溫良。所以,我們把自己放在這位聖人的保護之下,希望他從天主那裡,為我們求得這樣的聖寵,使我們能效法他那種異常的溫良,好能拯救人靈。此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把我們託付於這位聖人的蔭庇之下,使他從天上幫助我們,效法他排斥那些反宗教的邪說,尤其是那已開始潛入國內各地,尤其是在都靈市內的誓反教。」(《母院史》133)

這座小堂於1844年12月8日 – 無原罪聖母瞻禮日被祝聖。當天天氣十分寒冷,下著大雪,鮑思高神父這樣記述:「有好些青少年辦了告解,領了聖體。我流著喜淚,完成了這些宗教儀式,因為我覺得,慶禮院這個事業,在我看來,似乎已有一個固定的形式,其目的是使那些為人所遺棄而處於極大危機中的青年,在盡完了聖堂裡的宗教義務之後,能在慶禮院裡停留。」(《母院史》133-134)

graphic


在這小醫院裡,直到被終止時為止,每主日的青年中心,即從冬天到春天的季節,都有著很好的開端。他們所跟從的時間表,就好像在培養院時一樣,但也有改進:在早上是辦告解和領聖體,在彌撒中以他們能夠聽懂的語言,作簡短的道理和解釋當日的福音;下午是要理講授,練習聖歌、簡短的上課、聖母德敘禱文和聖體降福。其餘的時間,他們就在樓下空置的地方玩耍。這時候,鮑思高神父和包萊神父一起擕手工作,Pacchiotti神父也來幫忙。

graphic


就這樣延續了七個月,就在1845年5月底,柏老祿侯爵夫人「雖助對任何慈善事業都表示好感」,要求我們另覓新的地方聚會,因為她的小醫院行將開幕(參:《母院史》134)。開幕禮定在8月10日,很有可能在這段期間,柏老祿侯爵夫人所聘請的神父們會遷到原為他們安排好的四樓去,就是青年中心的「臨時小堂」。
今天,這小醫院是一座診所,和為老人的休憩處。在二樓的小堂內,仍保留著鮑思高神父曾每天在那裡舉行彌撒時使用過的聖爵,和在彌撒前作準備,和彌撒後謝恩時所用的跪椅。
在四樓那曾作為臨時聖方濟.沙雷聖堂和鮑思高神父的房間,今天已改為小醫院修女所用的房間了。

grap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