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Title }}
{{outlineNumber}} {{currentTitle}}
1840-1850年的十年裡,都靈市面對兩個主要的問題:其一是富政治色彩的,另一是社會經濟方面的,然而,兩者都影響著牧民方面。
由自由主義帶動的新國家觀念與渴求國家統一想法的運動,孕育出一個擁有想法各異的社會環境。對新的政治體制的支持者中,包括有保守派和對「舊制度」(ancien regime)的反對派。

graphic

藉著1848年事件的發生,打破了對新體制的神話憧憬;因此,他們渴望能夠以基督徒的價值觀,將愛國主義者和渴求政治及社會改革者武裝起來,尋求一個可依法的,去解決意大利各方面的問題。都靈市的司鐸們都各有不同的理念和選擇不一。
由於各個湧現的政黨,都傾向於自由主義的精神,捍衛著對國家和社會的不同政見,藉此使兩個不同陣營的對壘(自由主義者和天主教教會)更形突出,使國家與教會雙方的衝突,有著一觸即發的預感。這樣的衝突–最初肇始於一些信友與神職人員之間,如:法蘭騷尼主教(Mons. Fransoni),在有關一些偶發的事件或一些重要事情上,如亞爾伯(Albertino)頒布的法律裡所賦予的自由;最後演變成為針對教會而立法(1850年及1855年),成了不可逆轉的局面。

graphic
graphic

自1815年肇始的經濟危機,於30年代末到1840年初,已經慢慢地席捲整個歐洲,出現首個衰退的現像。在都靈市,那些比較開放的資產階級和貴族們,紛紛都從事承包活動、在貿易和金融方面開拓新的領域,從而日後發展成為該市的工業基礎。
經濟方面改革的後果,也牽涉到城鎮及社會。因著大批農民擁向城市,使農耕出現危機,而影響範圍也逐步擴大。首先大部份都只是季節性的,但十年後,已發展成永久性的移民,因而引發城市人口劇增。面對首批的移民潮,傳統的社會及教會堂區性的結構組織,有點兒措手不及,無法踏出一步,將他們融合於已有的的機構內;事實証明,節慶日進堂人數下降、逃避堂區的講道、辱罵語言的泛濫、酗酒的普及、和私生子人數的增長。
這些年來,該城見證著城郊居民的出現,小型農產品商店和早期小型工廠的成立,這些都是各類型商貿的發展。
貧苦階級及低下層人口的增多,泥瓦小工和工人都並非技工,絕大部份都是日薪制的,居住在最貧乏的Vanchiglia區和Dora區內,居住環境的衛生條件極差,確實是窮困人們的生活。

graphic

工作的時間按季節和工作的性質有所不同,一般每天工作12到14個小時不等,在趕工時,工作時間甚或更長;微薄的工資,然而童工們但卻要承擔超過他們能力的工作,最後,做成身體和倫理道德的災難。
沒有充足及營養的食物,衛生環境極之惡劣,做成致命的後果:傳染病的流行和嬰孩極高的夭折率。當時舒緩這種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那些小旅館和次等的酒店,在那裡人們喝酒、遊戲,甚或得到性的發洩。

graphic

成群結隊的童工和青輕的學徒,在節假日聚集在廣場、街道和郊區的草地上,衣衫襤褸,無人照顧,未受教育,過早便開始染上酗酒的習慣、盜竊和各種不道德的行為,最後等待著他們的,就是一個悲慘的結局。
從政府的要員、教會的神職班、和中上層社會的顯要面對這些民生問題,都視之為一個悲慘的情況。有些擔心對社會的影響,另一些則看著政治方面,其它則掛心在宗教及倫理方面的情況。經過反思及研究後,決心要尋找一個即時解決問題,和有著長遠目標的方案。私人和政府的慈善事業、文化識字班、平民教育、技術培訓、宗教關懷,和一些社會創舉與及首度經驗合作,雖然不是唯一,但大部份是天主教會的介入,設法就所需求而作出回應,但停留在立法階段中,卻不見任何的行動。
在這種環境下,「平民教育」個別地突顯出來。兩個因素匯聚為一:大部份人深信,學校教育是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成藥;另一部份是社會上平民渴求這樣的教育。因而不論是私人或政府所辦的事業方面,加速這項創舉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扎根於啟蒙運動和革命年代,而在過去數十年也略見成果。舉例來說,自1835-1847年間,有大量的出版物都是支持著「平民教育」的;出現許多組織,四處成立「幼兒園」和在鄉間組織「識字班」;於1844年,Aporti院長在大學宣傳及講授他的「教學法」;1845年由一群熱衷於教育事業的都靈市教育家發起,創辦《初等教育者》期刊;在同一年裡,為工人辦起主日學及夜校。
面對這些激昂的問題時,政府希望直接針對問題來找出解決方法。「改革局」(專為「平民教育」而設的組織)的多位主席頒布一系列人口統計和調查,好能更準確地了解社會的狀況;之後頒布許多的規定,特別有關小學教師的要求規定。最後,於1847年11月30日成立「平民教育局」,由Carlo Boncompagni作為局長,並於1848年10月4日通過了著名的政府學校教育改革法令。
鮑思高神父於1841年抵達都靈市,剛好遇到剛提及到的、最辣手的政治、社會及宗教局面。他以務實的態度、天生教育家的敏銳、和他性格上獨特的牧民上的關注和關懷,來解讀當時所面對的情況。他感到要立即行動,給予實在的回應和以創意的精神,提供解決和預防的方法,為這些孩童提供一個機會–尤如他當年所獲得的–突顯並建立一個富尊嚴的未來,而迎合他們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