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Title }}
{{outlineNumber}} {{currentSubtitle}}

在至聖所的左邊,設有祭衣所,於1860年建成(參:圖12, n.3),由Carlo Buzzetti經理及他的兄弟 – Giuseppe – 慈幼會修士一起所建,他們倆人是最早期,當鮑思高神父與祿茂.夏來理於1841年12月見面後,首批到青年中心的青年之一。在1860年之前,祭衣所是在畢納地房子的一間小房內,自1856年起,那裡成了畢納地小堂的一部份。
在至聖所的左邊,即在原講道台的對面,鮑思高神父在那裡擺放在一樽聖若瑟像,現今存放在「敬禮聖母中心」裡。這聖人被選為青年中心多個主保之一,特別是為工藝生的主保,Giovanni Bonetti(1838-1891)修生於1859年成立了「聖若瑟善會」,其宗旨為「愈顯主榮及實踐基督徒的德行」(MB VI, 194)。

graphic

聖磊斯小堂 – 除了更換了欄杆外 – 其餘一切都保持原來的模樣:原有的祭台是由銀行家Giuseppe Dupre所送贈,那裡還有聖體櫃、壁龕及聖磊斯聖像。這個簡單的聖像是由鮑思高神父所購置,很可能是源自棚聖教堂時代,就在瞻禮日上,將這聖像抬出來遊行,以這位年青聖人作為模範,提示其他人效法他的福音愛德和潔德,這些成了青年們靈修最基本的價值觀。在它的背後有兩幅由Favaro所繪製的壁畫:於1961年繪製的第一幅是三位青年中心的青年:道明.沙維豪、方濟.貝素哥及彌格.馬高鼐(三位都是效法聖磊斯最成功的例子,而鮑思高神父亦替他們三人彙寫傳記);第二幅繪於1859年,是Pancrazio Soave向鮑思高神父指出華道谷的畢納地房子。

graphic

在教堂左邊的牆壁上,面向進堂的正門,可以看到兩幅鉅大的由Dalle Ceste於1960年所繪製的畫作:繪畫了1846年的神夢:聖母向鮑思高神父指出興建聖方濟.沙雷氏堂的位置(參:MB II, 406);另一幅是聖方濟.沙雷氏向會眾講道。
在教堂後部的唱經樓,是由聖人本身的意願而開始,最後由若望.賈烈勞(1838-1926) – 首批慈幼會士、音樂家及日後的樞機 – 所完成。該唱經樓置有一座小型的風琴,其後由其它更佳的樂器所取代;現今的風琴是Tamburini di Crema公司(1959)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