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Title }}
{{outlineNumber}} {{currentSubtitle}}
建築工程委託給建築師嘉祿.蒲切底(Carlo Buzzetti),他是青年中心早期的學生。於1863年5月,為了購買土地和木欄杆,已經花了4,000里拉。在夏、秋兩季裡完成了地基的工程。按計劃在鋪設教堂地板前,要同樣建造一座地下室,除了地基所挖出來的土壤外,還有很大體積的土壤要處理,所以,到了1863年才進行了工程的一部份,直到1864年3月才恢復工程。之後,人們發現地基的土壤都是沖積物,所以需要將地基打得更深,和「要有一個堅固的地基,因應整座建築物的大小而定。正因為這樣,一是要增加工序,一是要加設橫樑,使造價又增加了;但無論如何,工程仍然繼續進行」(MB VII, 651)。

graphic

冬季的時候,買下二十萬MINIGRAMMA的石塊,因著鐵路公司總監Bartolomeo Bona的好意,免費將它用鐵路運往都靈市。鮑思高神父於1864年4月5日向恩人大眾發送出邀請函,這封邀請函亦刊登在1864年4月12日的官方公報及其它天主教報刊裡。
Lorenzo Gastaldi公禱司鐸 – 日後的都靈總主教 – 審批聖堂的設計,除了數處功能上的建議修改外,獲得批准。在修改完設計圖樣後,鮑思高神父發送另一封致教友的公函,連同批准證書,發送到意大利的中部及北部各處。大家的反應熱烈,因為聖人除了將興建聖堂的消息廣傳之外,更宣傳對進教之佑聖母的敬禮,並藉聖母的轉禱而獲得許多的恩典。鮑思高神父因此更肯定自己的信心,這是童貞聖母希望興建這座聖堂的,而她同時會想方設法去籌集所需要的資金。
四月底,挖掘地基的工程已告完成,建築工頭嘉祿.蒲切底便請鮑思高神父去安放聖殿的第一塊基石,鮑思高神父就在自己的司鐸和許多學生的陪伴下,來到挖掘好的地下,舉行了奠基的儀式。儀式完畢後,他對蒲切底說:

 

graphic<「我想馬上給你一筆款項,為進行這項鉅大的工程。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但將會是我所有的。」說著,他拿出自己的錢包,把它打開,將其中所有的錢,都倒在蒲切底的手裡。蒲切底及其它旁觀的人以為裡面不知有多少金幣,怎知總共只有八個銅元,還不到半個里拉。他見蒲切底皺起眉頭,面露愁容,便微笑著說:「你放心!聖母自會為她所建的大殿想辦法,去找所需要的錢。我只是她的工具,她的會計而已。」之後,面向在場的各人說:「你們等著瞧吧!」(MB VII, 652; 【姚】《聖鮑思高傳》【叁】279-80)

當時意大利的經濟危機十分嚴峻,只有聖人或愚蠢的人才會去冒這樣的風險。地基工程就已花了3萬5千里拉,為了完成整個工程,鮑思高神父需要籌集一百萬里拉,而預先要支付約20萬里拉(參:MB VII, 652-653;【姚】《聖鮑思高傳》【叁】280)
自1864年的秋季起,意大利國家的經濟情況每況愈下,國內已出現資金短缺的問題,而鮑思高神父的恩人亦有同樣的遭遇。國家於1865年將首都遷往佛羅倫斯後,恩人的數目也隨之減少。這麼嚴竣的情況為鮑思高神父來說,簡直是災難性的:他同時也要照顧在華道谷青年中心內700多位青年的生活費用,而每半個月就要支付蒲切底工人的薪金,另外,也要供應建築材料,而當年的價格已漲到令人無法卻步的地步。但聖人卻不認為要停止工程,反之加陪努力,四處籌募經費,更加謙卑及多加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