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Title }}
{{outlineNumber}} {{currentSubtitle}}
在正門的右邊,有一道門通往聖髑小堂(參3.2.7)。直到1937年為止,歌詠團通過這道門可以上樓梯爬到唱經樓去。在那壁翕擺放著音樂主保 – 聖則濟利亞聖像。

graphic

小堂裡的祭台下面擺放著一個銅的甕,內藏進教之佑孝女會(母佑會)的協創會祖和首位總會長 – 聖瑪利亞.陶明嘉.瑪沙利羅(1837-1881)的遺骸。她的遺骸於1938年被冊封為真福後,由Nizza Monferrato遷移到大殿裡,首先擺放在聖髑小堂,到翌年才遷往此祭台下。
瑪利沙羅修姆於1951年6月24日被宣佈為聖人。
該祭台為Valotti的作品,而聖人的畫像為Crida的作品。牆壁上的兩個窗戶仍是Crida的作品,左面繪畫了瑪沙利羅修姆被選為長上(1874年6月15日);而右面是瑪沙利羅及首批傳教士獲教宗比約九世接見(1877年11月9日)。
鮑思高神父在進教之佑聖母大殿被祝聖後,紀念瑪利亞.瑪沙利羅為這座建築物的角石。鮑思這神父於1872年8月5日在摩爾尼斯(Mornese),瑪沙利羅及其同伴一起矢發誓願時,說了以下的說話:

 

graphic「聖經上屢次提到一種很小的植物,名叫甘松香。在念《聖母小日課》時,也念到這樣的一句話:Nardus mea dedit odorem suavitatis(我的甘松香,散發出一種芬芳的香氣!)可是,它是在甚麼時候發出香氣的呢?就是在它被人重重壓榨的時候。為此,不要介意受到壓制,誰若為了耶穌基督而受人虐待,將在永生與祂一同為王。
你們現在屬於一個修會大家庭,而一切都是來自聖母;你們人數雖然細小,生活條件欠佳,甚至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不要憂慮,這些事情很快就會得到改變……。
是的,我敢向你們保證,如果你們常保持這種簡單、清貧和刻苦的生活,那麼你們的修會,必將有一個偉大的前途。
你們看!你們現在能有這樣的身份,以及你們所做的一切善行,完全應該歸功於進教之佑聖母瑪利亞。為此,我希望你們成為一座生活的紀念碑,好能對我們這樣好母親,表示我們感謝的心意,這座紀念碑就是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
(Da G. Capetti [a cura di] Cronistoria. Vol I: La preparazione e la fondzione, Ed. FMA, Roma 1974, pp. 305-306)
在壁翕旁的天使是Mussner di Ortisei雕塑家的作品。
這座小堂原先是奉獻給聖安納的。於1890年,盧華神父以一幅繪製了三個都靈市的殉道者 – Solutore, Avventore及Ottavio畫像所取代,因為按照鮑思高神父的夢境,這正是他們殉道的地點。
在小堂的右邊,有著聖依溺斯(Agnese)的聖像,是母佑會的其中一位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