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Title }}
{{outlineNumber}} {{currentSubtitle}}
鮑思高神父善用進教之佑大殿下層寬闊的空間,包括每天烤製麵包的烤箱。
graphic
在1935-1938年擴建期間,建有兩座小堂:聖髑小堂及聖伯多祿小堂。聖伯多祿小堂位於祭衣所下層。自1978年起,其餘地方建成「民間恭敬聖母及歷史文獻中心」,包括有:博物館及圖書館在內。

聖髑小堂
從大殿正門入口處右邊,有一小樓梯可以下到聖髑小堂(參:圖19, n. 20)。
此小堂於1934年開幕,為安置由都靈市的Commander Michele Berti所捐贈的大量聖髑。
這個小堂以拉丁十字架形狀建成,藉著拱頂等的裝飾,讓人聯想到基督徒的地窟。
graphic
當從樓梯到達下層時,會看到「顯現祭台」,紀念鮑思高神父於1845年在夢境中看到童貞聖母指示給他那三位羅馬士兵殉道者 – Solutore, Avventore及Ottavio – 殉道地點。在地上的左邊有一個鐵製的十字架,和一幅由Dalle Ceste所繪畫的圖畫,標誌著聖母所指示的地方。
graphic
鮑思高神父這樣憶述道:
 
graphic「我發現自己與一大群青年在一片草地上【…】他們都是被人遺棄的青年,缺乏道德原則的青年人。我正要離開他們時,看到一位女士站在我身旁,她說:【…】。
-都靈神聖的殉道者Avventore及Ottavio在這裡殉道,浸泡著他們的鮮血而聖化了這片土地,我希望天主能夠在這裡受到特別的尊崇。 - 她正在說話的時候,她用她的腳指出殉道者致命的正確地點。我希望留下一個記號,以便我回來時能夠找到。但我無法找到任何的樹枝或石頭;然而,我清楚地記憶著這個地方。」(MB 2, 298-299; BM 2, 232-233)
graphic
在壁畫的左邊,可以找到安葬鮑思高神父首位繼任人 – 真福盧華神父(1837-1910)的墓穴。
再往前行,可以找到不同類型紀念聖者的祭台,包括有:聖寡婦、童貞殉道聖女;主教聖人及精修聖人(在那裡可以找到鮑思高神父的第三位繼任人 – 真福斐理.李納德神父)及殉道聖人的祭台,之後,有修會團體的會祖聖人、教會聖師,而到最後可以找到在正祭台所尊崇的聖十字架聖木。

這些祭台都是由Mario Barberis教授所製。
沿著牆壁,在祭台下面及聖髑盒內,擺放著數百聖人的聖髑。
聖伯多祿小堂
在祭衣所下層有聖伯多祿小堂,從大殿的背後樓梯可以直達。
在現有的鮑思高神父祭台的地方,原為恭敬聖伯多祿的祭台,那是由羅馬的恩人所捐贈的。華道角的聖人希望藉此特別恭敬聖伯多祿的繼任人。
為此緣故,決定將這個古舊的、可移動的祭台遷移到此小堂內,特別在進教之佑節日上作為聽告解之用。
民間恭敬聖母及歷史文獻中心
剛經過進修內院的大閘後, 就在大殿的右邊,可以看到一道通往「民間恭敬聖母及歷史文獻中心」的大門。
此中心的原意是一位於1913年從阿根廷火地傳教回來的傳教士 – Maggiorino Borgatello的原意所建。他希望建成「普世恭敬聖母進教之佑博物館」。他希望將聖母向鮑思高神父所作的說話變成現實:「從我這座屋裡,可以顯示出我的光榮。」(Hic domus mea, inde Gloria mea)。這座微型的博物館於1918年成立,為紀念華道角大殿建成50周年而設,一直到1935年為止。但為了對大殿的支撐及擴建工程,其內的物件被迫分散。
於1978年慈幼會士Pietro Ceresa自Bologna的Istituto Salesiano,搜集了大量有關民間對瑪利亞敬禮的文獻,擺放在這大殿內。
此中心收集、分類及擺佈了許多對童貞瑪利亞的敬禮:
- 任何由聖殿、主教座堂、本堂或修道團體、祈禱所、瑪利亞運動等所出版的印刷品(書籍、雜誌、學術文章、專著、釋義)、手抄本及其它;
- 任何瑪利亞的圖畫像、繪畫、石版畫、和任何有關聖母的印刷品;
- 可同的有關聖母的物件(聖相、明信片、相片、陶瓷器、聖牌、銀幣、郵票、音樂、幻燈片、等)
graphic
這裡所收集的物品,給我們提供過去數個世紀以來對聖母瑪利亞的敬禮的圖像。對於那些做民間對聖母敬禮做研究的學者,提供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