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長自那個小小的樹幹 ※

 

正在那個時候,來了一個救星:不是一位大天使,而是一個說話結結巴巴的矮子。他名叫潘克拉喬•蘇阿為 (Pancrazio Soave),是一個製造炭酸鈉和清潔劑的工人。他一見了鮑思高神父,就問他道:「神父,你是不是想找一個地方來開工場啊?」

 

「不是開工場,而是辦青年中心。」(譯者案:義大利文,工場為 Iaboratorio 而青年中心為 Oratorio 二字尾音相同,故易誤會。)

 

「我不懂這有什麼不同。不過,地方倒是有的。請你來看看吧!這是屬於方濟•畢納地先生的 (Francesco Pinardi)。他是一個誠實的人。

 

鮑思高神父就跟著蘇阿為,走了約莫二百公尺的路,還在所謂「華道角」的那個地區裡,到了「一間只有兩層樓的小屋子,樓梯和陽台的木頭都已被蛀壞,四周有菜園、草地和農田。」(譯者案:當時義大利的鄉下房屋,大都是兩層樓,樓梯在屋外,上達二樓的陽台,樓梯和陽台,全部都用木造,故易被蛀壞。)

 

距離那裡不遠,就有那座他在夢中所見的「使他誤會的房屋」。鮑思高神父寫道:「我正想走上樓梯的時候,畢納地和潘克拉喬卻對我說:『不是這裡。為神父用的地方是在後面。』原來那是一個長棚。」

 

今天誰若前往其地參觀,沿著聖母進教之佑大堂外牆,走過了那裡的廣場之後,就在一列房屋的左下方,有一間狹長的小屋子:這就是鮑思高神父的偉業所由來的樹幹。這株小小的樹幹,現在已經長成了一棵大樹,枝葉茂密,繁榮不衰。

 

在這間小屋的牆上,寫著「畢納地小堂」幾個大字;因為現在它已改為一間小堂,堂裡裝飾得很華麗美觀。這是慈幼會士,在一九二九年,把它改建的,作為永久紀念。

 

當一八四六年四月五日,鮑思高神父初次來到這個地方時,只有一間簡陋低小的長棚,一面靠著畢納地房屋的北牆,其他三面則有矮矮的圍牆,看來像是一個專為存放廢物的木棚。最近它曾被人用作製帽工場,也被洗衣女工用作堆置衣服的倉庫 (因附近有一條小溪,直通距離不遠的陶拉河)。那個木棚有十五公尺長,六公尺寬,一邊有兩個小窗口。

 

鮑思高神父看了這個長棚,認為不適用,正想不要它:「這太低了,為我沒有用。」

 

畢納地陪著笑臉說:「我叫人按照神父的意思修好。我要把地掘深,做好梯級,另鋪地面。我很希望神父在這裡開設一個工場。」

 

「不是開設一個工場,是要開辦一個青年中心,就是一間小聖堂,用來聚集一些青少年。」

 

畢納地之所以誤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地方靠近河流;當時在那一帶地方,興建了許多工場和工廠。

 

畢納地遲疑了一下,立刻說道:「那就更好了。我也會唱歌,我會來幫助神父的。我要搬兩張椅子來:一張為我,一張為我的妻子。」

 

鮑思高神父一時還不能決定。後來他說:「如果你能替我把地面掘深五十公分,我就答應和你簽訂合約。」

 

他不願意每月續租,就付了三百塊里拉,作為一年的租金;這比他在斐洛美納小醫院裡的年俸的一半還要多。這樣,他可以使用那個長棚,也可以把四周的一些空地,作為孩子們遊戲的地方。

 

他立刻奔回斐利比草地,高聲對那裡的青少年們說:「孩子們!高興吧!我們現在有一個比以前更固定的青年中心了。我們將有聖堂、課室、操場。下主日我們要到新的青年中心裡去,就在畢納地的房子那裡。」

 

那天是聖枝主日,下星期日正是耶穌復活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