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始時只有兩張工桌 ※

 

一八五三年秋天,鮑思高神父開辦了裁縫工房和製鞋工房。製鞋工房,設在如今畢納地小堂那間小型的祭衣房裡,就在那座聖方濟沙雷堂的鐘塔旁邊:裡面只有兩張工桌和四把小凳。

 

首任製鞋師傅,就是鮑思高神父自己。他坐在工桌旁,面對著四個孩子,用鎚子敲打一塊牛皮。接著他又教他們使用鑽子和蠟線。過了幾天之後,他把這個「製鞋師傅」的職位,讓給青年中心的看門人道明•高非 (Goffi )

 

裁縫工房則設在以前的廚房裡;因為廚房已搬往新屋裡去了。最初的裁縫師傅,就由媽媽麗達和鮑思高神父兩人擔任。從前他在新堡讀書的時候,跟若望•羅培德學的裁縫手藝,如今就把它用來教那些孩子。

 

一八五四年初,鮑思高神父幾乎開玩笑似的,開辦了第三個工房,即釘書工房。當時沒有一個孩子知道這門手藝的。一天,孩子們圍繞著他,看他把自己最近所寫的一本書《守護天使》已經印好的紙放在桌子上。他突然指著一個孩子說:「你做釘書工人吧!」

 

「我?我連釘書是什麼也不知道啊!」

 

「這個容易。來!看見嗎?這些紙必須把它們一張一張摺好:先對摺,再對摺,再對摺還要再對摺一次。試試看!」

 

因有好幾個孩子一起合作幫忙,一會兒就把那些紙都摺好了。鮑思高神父把摺好的紙一一疊好,說道:「看!書已拼成了。現在還要把它釘在一起。」

 

這時,請媽媽麗達來幫忙。她用一支粗針用力穿孔,不慎把自己的手指刺傷了幾下;不過,費了不少力氣,終於把書釘好。後來再用一小撮麵粉沖成漿糊,用來黏貼封面。

 

現在還缺最後一步工作:應該把書邊切齊。怎樣辦?站在桌子四周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各人提出自己的意見:有的說用剪刀,有的說用小刀,有的說用銼刀。鮑思高神父到廚房裡去拿了一把菜刀,幾下子就把書邊切得整整齊齊的。孩子們這時都哈哈大笑起來。連鮑思高神父自己也笑了。青年中心裡的釘書工房,就這樣開幕了,並設在新落成的新校舍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