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國義神父
鮑思高家庭通訊 ‧ 第 70 期,1985 年
日前接獲本會德國科隆會省的消息謂:施國義神父 (Fr. Guglielmo Schutzdeller) 在彼邦逝世,享年八十九歲。
施神父從一九二四年來華到一九七九年返國退隱為止,在中國足足渡過了五十五年的傳教生涯。在這大半世紀內,他不單為中國人服務,也為我們立下很多寶貴的表樣。
施神父在一八九八年二月八日生於德國 ESSEN STEELE ,進入慈幼會備修院前,他曾三年服兵役,於一九二三進初學,二四年八月十五日發初願,同年十一月偕同另外十五位會士來中國傳教。初時和辟道英修士 (Bro. Francesco Pyka) 一齊被派到澳門慈幼學校服務;由於初到來,言語不通,這兩位年輕的會士頗難適應。當時的省會長耿其光神父 (Fr. Ignatius Canazei 後升為韶州主教,繼真福雷鳴道主教之位) 有見及此,乃派他們到粵北河西培育院,那裏的院長賴偉士神父 (Fr. Bassian Lareno) 盡力協助他們兩位攻讀中文,研究並深入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及思想。正當這一切漸有起色之際,政治局勢開始不穩,省會長遂下令將河西的培育學院遷移到澳門。就在這個時候,辟道英修士因患重病而必須返國調養,施國義修士頓失良伴而深受打擊;省會長為助他渡過這個難關,派他協助說得一口流利德語的韋助力神父 (Fr. Theodre Wieczorek),在一所規模很小的學校服務。韋神父不遺餘力地幫助施修士學習中文,並在青年牧靈工作上指導他。
施修士在香港攻讀神學課程,一九三一年五月三十日晉升司鐸。在十位新鐸中,五位奉派到粵北韶州代牧區 (當時未升格為教區) 傳教,施神父是其中之一。
施神父被派到英德協助嘉懷德神父 (Fr. John Cavada);後者患病不久就去世了,留下晉鐸不久的施神父獨力支撐大局。英德地區雖然幅員廣大,教友疏落,治安不好;但施神父仍全力以赴,不論教內教外人士都一律予以嘉惠。
四年後,韶州教區主教耿其光召他到主教府擔任秘書兼教區總務;兩年後,施神父再次奉派,主持仁化及韶州兩地的傳教工作。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一直到一九四四年,有關當局限制所有在中國境內的意大利籍及德國籍人士行動自由。在禁制其間,施神父和賴偉士神父為了要打發時間,為當地教友做了一些有益的事:例如將聖堂周圍的曠地開闢為菜地,廣增生產。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施神父等人恢復自由,重新展開傳教工作,直到解放為止。一九四九年,韶州教區主教歐彌格 (Mons. Michele Arduino) 遣施神父回國渡假省親,當假期結束後,他已沒法進入中國大陸了,只好留在港、澳兩地開始另外一項牧靈工作 ─ 出任會士及學生的聽告神師。
施神父雖然是一位性格內向兼害羞的人,但他的修道精神,特別是他的謙虛、祈禱、勤奮、做事井井有條的作風,頗為人樂道稱讚。
一九七九年,會省當局鑑於他的年事和健康,在他本人的要求下讓他返國調養休息。施神父返國後直到去世,一直留在德國 Junkerath 初學院擔當神師之職,協助培育年輕的會士。
施神父一生努力事主、服務他人、盡忠職守,天主一定會以天堂之福厚報他。
我們除了要牢記已故施神父的芳表外,更不忘繼續為他的靈魂安息祈禱;此外,我們也不應忘記目前仍留在大陸的其他兄弟,祈主賜他們恆心大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