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下午,九龍玫瑰堂舉行「教宗本篤十六世《禮儀的真諦》講座」及晚禱,由聖座萬民福音傳播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主持,聖堂座無虛席。

韓總主教以時間 「TIME」作為今天主題的切入點,講述禮儀中神聖時間的重要性。他解釋:「舉行彌撒聖祭,集合堂區眾多弟兄姊妹,有的輔彌撒,有的唱聖詩,最重要的是天主的來臨,這是人性最高素質的時間。禮儀單憑人外表的參與並不足夠,最重要的是與基督「同時共活」,使基督的苦難、死亡和復活成為禮儀祈禱的中心。韓總主教同時提醒我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禮儀的真諦》中指出「主動參與」不在於外在的行動,而是參禮者把握這段神聖的時間,並避免將個人的喜好夾雜在禮儀中,單單將禮儀的聚焦點放在個人的事情上,忽略與基督「同時共活」的精神。

韓總主教解釋:「主禮神父與信友面向同一方向(東昇旭日)舉行感恩祭,具有基督復活及末世的意義。按照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理解,主禮神父面向信友舉行感恩祭的現行做法,缺乏充足禮儀傳統的根據,因此教宗希望把十字苦像放在祭台中間,使基督逾越奧跡為禮儀的中心得以恢復。」最後韓總主教點出領聖體及感恩的意義。信友領聖體,聖體進入自己的體內,不單是指衪變成我們自己的一部份,而是讓聖體,即耶穌進入我們的心;「基督的奧體」(corpus mysticum),透過我們的領受,使我們成為「真實身體」(corpus verum)。禮儀的真諦就是與天主共活,承行天主的意願。

講座間邀請了本書譯者李子忠先生分享。他在翻譯上感受到教宗對書中的聖經釋經工作,花了很多功夫,他也因此獲益。李先生十分欣賞本書在崇拜基督的意義上有深入的探討;香港人每天不斷辛勤工作,但不明白為什麼要工作;同樣,堂區禮儀工作者 設計別出心裁的禮儀,卻不明白我們為甚麼需要禮儀。教宗在本書的內容,也帶出人生哲理的反思。李先生笑言翻譯工程面對一些困難,他本以忠於原文(德文)為原則,後來發覺這是十分艱巨:「(原文)每頁其實只有幾句,但每句差不多有十行,所以不得不作取捨。」

講座結束後,舉行隆重主日晚禱及聖體降福,眾人聽畢講座,誠心向天主禱告。

 


慈幼會中華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