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福羅蘭‧衛冠納

真福羅蘭

出生地
智利

出生日期
1891年4月5日

去世日期
1904年1月22日

享年
12

身份
聖母孝女會會員

列品案開始日期
1955年

榮列真福品日期
1988年9月3日

「我為母親的靈魂獻出生命」

真福羅蘭‧衛冠納
Blessed Laura Vicuna
(1891-1904 )

一八四六年,晉鐸只有數年的聖若望‧鮑思高明確地向貧苦青年述說他的生命計劃:「我要為你們耗盡一生。」具體而言,他希望獻出一生,培育他的青年成為「良好公民和虔誠的基督徒」,換言之就是成為真正的聖人。在天主奇妙的安排下,聖若望‧鮑思高的學生聖道明‧沙維豪成為首位青年精修聖人,實在使人驚歎。教會歷史的最初十九世紀雖然有很多教育家聖人,但誰也沒有這樣的成就。神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討論,為何這個十四歲青年能如此勇敢地實踐超性德行和聖德。最後,他們認為青年確有能力表現這種英豪氣概,因此道明‧沙維豪獲列入聖品。在二十世紀初,鮑思高神父的精神女兒母佑會修女也協助了一個貧窮的智利少女成聖,她就是羅蘭‧衛冠納。

家庭背景

若瑟‧衛冠納(Joseph Dominic Vicuna)是智利的軍官,出身貴族家庭,對其西班牙血統非常自豪,但自從娶了來自低下階層的妻子後,便受人輕視。他妻子麥希德(MercedesPinto)也是智利人,出身農民家庭,職業是裁縫。他們的長女生於一八九一年四月五日。由於政局動盪,新生嬰孩在五十天後才受洗,取名瑪利亞‧羅蘭‧卡門(Maria Laura Carmen)。衛冠納家族支持的共和國保守黨總統若瑟‧巴塞達(JosephEmmanuel Balmaceda)被迫退位後,反對派繼而對付他的支持者,首當其衝的就是衛冠納家族。

舉家逃亡

若瑟曾熱情和忠誠地服務祖國多年,最終遭國家捨棄,更要與家人逃亡。當時羅蘭只是四個月大的嬰兒。他們長途跋涉,向南方前進五百多公里,走過崎嶇地帶,到達了特木科(Temuco)。此地生活艱苦,氣候嚴峻。一八九四年,次女朱莉亞‧雅雯達(Julia Amanda)誕生,家人稍感安慰。可是,快樂的時光非常短暫。數月後,若瑟因肺炎病逝。

由於政局不穩,這些孤兒寡婦已無法返回聖地牙哥(Santiago)。麥希德並無向親友求助。這位勇敢的寡婦只有二十八歲,再次當起裁縫,利用積蓄購入一個小型店舖,開設裁縫店。她努力工作,但對人歡笑,背人垂淚。她認為特木科是個傷心地,是流亡之所,充滿暴力。一八九九年,裁縫店遭盜賊偷竊一空。她非常沮喪,決定與兩個孩子啟程到阿根廷的內烏肯(Neuquen),因為她聽說那裡的前景較好。麥希德於一八九九年夏天出發,橫過安第斯山脈,到達阿根廷,先在諾昆(Norquim)安頓下來,其後移居至拉哈斯(Las Lajas) 。過了不久,年青的麥希德感到人在異鄉,孤立無援,實在非常危險,因此決定再次遷居。

麥希德陷入莫拉魔爪

麥希德最終在安第斯山脈的猶寧(Junin de Los Andes)定居,在那裡結識了一個富裕地主曼紐•莫拉(Manuel Mora)。莫拉性情乖張冷酷,曾在卓斯馬拉(Chos-Malal)服刑兩年。他長相英俊,是個出色的馬夫,也是冷酷的主人,僱用了一班男女工人為他看管牛羊和管理農場。他生活放蕩,聲名狼藉,在猶寧二十五公里以外設有兩個農莊。為了引誘麥希德,這個富裕的農莊主人答應讓這個年青貌美的寡婦生活豐足,更會保護她。麥希德或許是因為無助,或是憧憬再披嫁衣,竟然天真地答應與莫拉同居。她希望建立一個基督徒家庭,並獲得經濟援助,保護她的兩個小女兒,但莫拉其實無意與她結婚。羅蘭的童年生活波瀾起伏,因此年紀小小已很成熟。她如天使般單純,憑著與生俱來的直覺,察覺母親的處境並不正當。莫拉把年青的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帶到圭爾圭惠(Quilquihue)農莊,他的想法與麥希德南轅北轍。她其實只是莫拉的情婦。


入讀母佑會學校

當時,慈幼會傳教士及母佑會修女在猶寧各自為男女青年開辦學校。麥希德或許發現圭爾圭惠農莊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在一九零零年一月二十一日暑假,新學年開始前數月,把兩個女兒羅蘭和雅雯達送到母佑會女校就讀。修女以典型的慈幼會家庭精神管理學校,羅蘭在那裡認識了福音之愛,沐浴在虔敬與平安喜樂的氣氛中。

充滿平安喜樂的二月和三月很快的過去了。新學年開始時,學生須學習校規,其中一條為:「應自小實踐德行,不要等待至老年,否則非常危險,可能因犯罪而永遠墮落。」羅蘭立即想到她的母親。修院院長畢艾修女(Sr.Piai)憶述,她們早在羅蘭入讀母佑會學校後不久,便發現她的判斷力比同齡的女孩更出色,而且非常虔敬。慈幼會會士祈達理神父(Fr. Crestanello)是當時的主任,也是羅蘭的神師。他憶述說:「如果羅蘭入學前已品行出眾,那麼她認識這些修女及接受信仰培育後,德行更有所增進。」慈幼會會士葛基尼神父(Fr. Genghini)說:「羅蘭‧衛冠納聰敏過人,一說就明白,無須重複。」修女長上也說:「她非常出色,尤其在品行和信仰方面。」這個年僅十歲的孩子懂得把知識化為智慧,把要理融入生活。一次,雅佐嘉修女(Sr. Azocar)在要理班談及婚姻聖事。她知道區內有許多問題家庭,因此委婉地向孩子們講解,但也清楚指出沒有領受婚姻聖事而同居的人是犯大罪,面臨墮入永罰的危機。羅蘭聽後便昏倒了,被人帶到醫務室。老師和其他孩子都不知道她為何突然昏倒,但她顯然是擔憂母親有違道德的生活。學年結束後,羅蘭獲頒品學兼優獎。

麥希德出席頒獎典禮後,帶女兒返回圭爾圭惠農莊。羅蘭戰戰兢兢地回家。母親也對長女感到憂心,因為她發育得很快。在那個夏天,莫拉仍很尊重羅蘭,但羅蘭每次看見他,也怕得發抖。孩子回家渡假前,修女督促她們在家裡也要祈禱。可是,羅蘭和雅雯達在農莊裡不得在別人面前祈禱,她們的母親也怕莫拉會生氣,所以總是諸多推搪,不願和她們一起私下祈禱。羅蘭很替母親擔憂,但亦很同情她。

第二學年

新開年開始,羅蘭終於返回學校,非常興奮。她在這裡表現得無憂無慮,還活躍地參加各種活動,但明眼人可察覺到她的憂傷。長上為了安撫她,准許她初領聖體。麥希德也前來出席儀式。羅蘭一見母親,便奔向她說:「媽媽,我明天要初領聖體了。請原諒我過去曾惹你生氣。如果我以前頑皮,從今以後,我要給你安慰……我要為你祈禱。」然後,她便哭起來了。六月二日,她參加了隆重禮儀,初領聖體,並立下以下的志向:


1. 我的天主,為一生敬愛侍奉祢,我向祢獻上我的心神、我的靈魂及整個自我。

2. 我寧死也不願犯罪冒犯祢,為此,我要放棄一切使我遠離祢的事物。

3. 我願盡我所能使人認識、愛慕祢,並賠補祢每天所受的冒犯,尤其是我家人對祢的冒犯。

4. 我的天主,求祢賜我充滿愛情、刻苦和犧牲的生命!


當天,她母親並沒有與女兒一同領聖體。

摯友梅希斯

梅希斯‧維拉(Merceditas Vera)是首批寄宿生之一,也是羅蘭的摯友。她倆希望日後成為母佑會修女,總是爭著向上主表達她們的愛。羅蘭有一次在工場看見梅希斯,問她說:「你在為誰工作?」


「為耶穌及聖母。」


「對了!」羅蘭說:「我們應學習瑪沙利羅修女,每縫一針也表達對天主的愛!」

二十五年後,梅希斯憶述她們年青時一同在耶穌聖心像前祈禱。她們很想親吻耶穌的腳,但長得不夠高。現為母佑會修女的梅希斯說:「羅蘭熱切祈禱,深信耶穌聖心像會走下來,讓我們向聖像致敬!……」這兩個小女孩亦曾遵從長上吩咐種植枯枝,最後枯枝竟然開花,後來被稱為服從之棒。梅希斯亦確認,羅蘭獲告解神師批准她穿苦衣。她用粗繩子打堅硬的結織成苦衣。十五個結是為恭敬十五端玫瑰經。她穿上苦衣,「為天主在圭爾圭惠所受的冒犯及當地的一些狂歡舞會作補贖。」

加入聖母孝女會

羅蘭在一九零一年十二月八日,聖母無玷始胎節加入聖母孝女會,領受藍絲帶和聖母聖牌,作為她們屬於榮福童貞的標記,亦表達她們許諾在生活中實踐熱切的愛德,並如天使般純潔。


勇敢捍衛貞操

聖誕節後,麥希德帶女兒返回圭爾圭惠農莊渡假。羅蘭很焦慮,預感「獵鷹」在窺伺獵物。一天,莫拉為與羅蘭獨對,命麥希德離開房子。他與年青貌美的羅蘭談話,對她學業進步表示高興,也稱讚她的美貌。然後,莫拉伸手要抓羅蘭的肩膊,但她及時避開,逃出門外的空地。他見自己的計劃失敗,便大發雷霆,還破口大罵羅蘭來洩憤。

此後,羅蘭避開莫拉一段時間,但越來越怕他。從來沒有人敢反抗莫拉的卑劣行徑,因此他不能忍受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女孩違抗他。他只看見羅蘭美麗的外貌,但不瞭解她的堅強意志和勇氣,仍在等待其他時機。羅蘭每天熱切祈求天主和聖母保護她,不要讓這個無賴奪去她的貞操。如果無法避開他,她便像繃緊的彈簧,準備在他企圖接近自己時,立即逃走。

為年內誕生的牲畜舉行烙印節當天,莫拉在晚飯後走近羅蘭,邀請她陪舞。這個勇敢的女孩決定「寧死不犯罪」,堅決拒絕他的邀請。莫拉壓抑著怒氣,再次邀請她,但她仍然拒絕。他惱羞成怒,因為她竟敢當著賓客面前羞辱他。他認為他有權在家裡命令「臣民」作任何事。而羅蘭卻堅定如磐石,拒絕了他。麥希德既緊張,又擔憂,悲傷地從窗外窺見一切,卻無能為力。莫拉先動口後動手,抓著羅蘭的手臂,把她逐出門外,然後閉上門,讓她在黑暗中與野狗為伍。他向麥希德吼叫,命她叫女兒進來道歉及陪他跳舞。麥希德努力說服女兒,並說跳舞不算犯罪。聰明的女孩很清楚莫拉的意圖,堅決寧死不犯罪,斷然拒絕母親,然後逃到樹林裡暫避。

麥希德獨自回到大廳,莫拉羞辱她,抓起她的手腕,拖她到外面去。舞會結束後,他回家把羅蘭綁到柱子上。這個怒漢拿起一塊燒紅的鐵,湊到羅蘭臉邊。她緊閉雙眼,心裡向天主祈禱。莫拉突然把鐵塊丟開,卻拿起鞭子,狠狠鞭打這個「無禮」的女孩,每一鞭都深入她的皮肉,羅蘭發出微弱的呼喊,但完全沒有求情。旁觀的人都怕得屏住呼吸,心裡也為他們的朋友羅蘭祈禱。雖然他們曾聽過早期基徒督受迫害的英勇故事,但沒有想到在現代的世界也會目睹這種事情發生。莫拉下令整夜把她綁在柱子上,沒有人敢走近她。

一九零二年四月十三日祈達理神父在某主日談論福音有關善牧的章節:「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傭工,因不是牧人……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我為羊捨掉我的性命。」神父提起狼,羅蘭便聯想到圭爾圭惠!她經常想起善牧為羊捨掉生命。她忽然想到可為母親的靈魂再獻上贖價,就是為母親的悔改向天主獻上自己的生命。當天,她問雅佐嘉修女可否向天主獻上自己的生命,修女建議她請教神師祈達理神父。羅蘭坦率地告訴神父,她願意為母親的靈魂獻上生命。神父沒有立即答覆她,他先要祈禱默想,才能答應這個影響深遠的請求。羅蘭只好離開,但多次提出請求。神父發現羅蘭具有作殉道者和犧牲的條件,因此批准她的要求。她立即奔到祭台下,祈達理神父描述當時的情景說:「她高興得哭起來,充滿希望,把自己獻給耶穌和聖母作為犧牲,以拯救母親的靈魂。」

神父也說,自從她獻上自己作為犧牲後,這個聖善的女孩相信她的祈禱已獲俯允。神父表示,她獻上生命後,健康突然轉壞。在一九零二年終,學校長上也發現她的健康日漸衰退,非常憂慮,甚至減少她的勞動工作,讓她多點休息,還給她較好的食物。


洪水泛濫

一九零三年的冬季特別陰暗多雨,連日大雨不停。奇梅胡因河(Chimehuin)的水位迅速上漲。修女們並不擔心,因為當地幾乎每年也有洪水,但從沒有殃及民居,而且很快退去。然而,一九零三年七月十六日晚上,加爾默羅聖母紀念日,洪水竟然湧入學校,在數分鐘內水位漲至接近一米。長上畢艾修女得悉事態嚴重後,嚇得楞住了。雖然水深及膝,她仍竭力走到課室去協助女孩們脫險,並跨過一張張的睡床,把她們帶到安全的地方。

猶寧有位慷慨的女士斐麗清‧艾諾斯(Felicinda Lagos de Espinos),是羅蘭領堅振時的代母,在鎮內的高地擁有一座大房子。她讓這個學校團體在她的房子裡暫住。羅蘭坐上卡車準備到安全的地點時歎說:「聖母啊,如果我可以死在妳的會院裡,實在太好了。」這並不使人驚訝,她的口頭禪是:「加爾默羅聖母,請帶我到天堂去!」

四日後,洪水退去,修女們及學生都回到學校清理泥濘及廢物。羅蘭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畢艾修女喚醫生來診治,但療程對她沒有什麼幫助。她只想離開世界到天堂去。事實上,她自童年時代起,已過著流亡及無家可歸的生活,少女的夢想全被人性的邪惡和不幸粉碎了。


重返圭爾圭惠

麥希德每月也到猶寧購物,順道探望羅蘭。這次她發現羅蘭病得嚴重,想把她帶回圭爾圭惠。羅蘭喃喃說:「難道要我離開天堂嗎?」不久,續說:「如果耶穌願意如此,就讓祂的旨意奉行吧。」她向眾人道別後,便與母親離開了。羅蘭自遠處看見農莊,身體便感到軟弱無力,但心志仍然堅強。回到農莊後,麥希德只能無奈地看著女兒的身體日漸衰弱,完全不知道她就是女兒生病的原因。一九零三年九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一日,羅蘭一直住在圭爾圭惠農莊。

艱苦的日子接著來臨。莫拉遭這個乳臭未乾的女孩打敗後,心裡感到屈辱,因此對她粗魯無禮,對母女倆說盡侮辱的話。從那時起,他不再支付兩個孩子的學費,還要她們像奴隸般在農莊工作,但母親反對說:「她們是我的孩子,我也不會在這裡當奴隸!」新學年開始後,兩個孩子也無法回校。


豁免學費的第三學年

學校長上畢艾修女知悉羅蘭的處境後,答應免費收容羅蘭五年,羅蘭可幹些活兒當作補償,衣履則由母親自行供應。羅蘭重返學校,是個沒錢支付學費的寄宿生。較懦弱的孩子或會因此感到羞愧,但羅蘭不是這樣的人。她樂於服務別人,並不感到屈辱。羅蘭獲學校收留後,雅雯達繼續留在圭爾圭惠農場。

緊湊的學校生活如常進行。羅蘭除了學習,亦協助年幼的女孩。她早上幫她們整理床鋪、梳洗,然後帶她們到小聖堂祈禱;有時也協助打理家務。望會生瑪利亞‧布塞諾(Maria Briceno)憶述,她也曾與羅蘭一同到奇梅胡因河洗衣服。羅蘭有時亦幫忙祭衣房主管,樂於打理聖物。她服務所有的人,眾人一致讚賞她。

母佑會拒絕取錄

羅蘭心裡一直希望學習她的長上,成為母佑會修女,而且日益渴望奉獻給天主作母佑會修女。她希望像摯友梅希斯一樣,披上黑袍作望會生,與其他學生有所區別。一天早上,她走到長上面前,雙眼煥發神采,興奮得心跳不已。她雙手緊按胸口,請求長上讓她入會。畢艾修女沒有立即答覆她。事實上,羅蘭的母親生活不檢點,因此修會不肯取錄她。這為羅蘭是個沉重的打擊,但她默默承受各種巨大的痛苦。

她到小聖堂祈禱說:「耶穌,雖然我無法奉獻給祢,加入母佑會的行列,但我仍自獻於祢的愛,即使留在俗世,我也完全屬於祢。」祈達理神父說,他曾教導羅蘭何謂神貧、貞潔及服從。在他的同意下,羅蘭在某天早上領聖體後,自行宣發神貧、貞潔及服從聖願。此事只有祈達理神父知道,亦只有他知道羅蘭在度獻身生活。

「為媽媽的靈魂獻出生命」

聰敏的羅蘭早已明白母親非常軟弱,她那純潔的心靈感到很厭惡。她的母親竟是莫拉的情婦!她的母親受不道德的關係綑綁,活於罪惡之中。羅蘭熱切祈禱,在慈幼會的小聖堂裡參與很多感恩祭,希望母親能重歸正道。她在腰間緊緊繫著粗糙的繩結,把小石子和碎木放在床上睡覺,放在膝下跪著祈禱,甚至放進鞋子裡走路,但她絕口不提。她希望藉著痛苦,使母親歸向天主。她晝夜獻上眼淚和祈禱,期望父母回心轉意。她常懇求母親遷到別處展開新生,建立另一個家,母女三人能過有尊嚴的生活,再次成為天主的子女。麥希德起初揮手阻止她說下去,或乾脆地拒絕她。最後,她對羅蘭冷淡起來,很少再到學校去探望她,深深地傷害了她那脆弱的心靈。

猶寧的小屋

莫拉沒有反對麥希德送羅蘭到猶寧去看醫生,雅雯達亦已回校了。麥希德在女校附近租了一座小房子。雖然房子簡陋,但患病的女兒非常高興,因為她在這裡自由自在,祈達理神父和修女們也可偶爾來探望她。她很可能患上肺結核。雖然大部分時間臥病在床,但在母親攙扶下,她仍勉強可參與早上的感恩祭和晚上舉行的聖母敬禮。她仍保存藍絲帶和聖牌,按已故亞納‧羅德格修女(Sr. Anna Maria Rodrigues)的教導,放在床尾繞成「M」字形,提醒自己是聖母的女兒。麥希德有時感到不安,內心非常矛盾,雖然大部分時間也在逃避現實,但心裡仍希望終能鼓起勇氣與莫拉分手。她每天都非常憂鬱苦悶,藉著照顧羅蘭和執拾房子來消磨時間,而羅蘭則在這座簡陋的房子裡向天主呼求,比以往更熱切地祈求說:「上主,請救我媽媽;加爾默羅聖母,請帶我到天堂去吧。」

莫拉闖進小屋

聖誕節過去了,羅蘭最終無法到慈幼會聖堂參觀小馬槽。雖然學年已經結束,但雅雯達仍須留在學校,因為小屋沒有地方給她居住。羅蘭的呼吸越來越困難。有天晚上,小庭院突然傳來馬蹄聲,原來莫拉來了。他徑自走進小屋,堅持要在這裡留宿。麥希德嚇呆了,和他理論起來,但莫拉辱罵她,還對患病的羅蘭吼叫。莫拉與她的「奴隸情婦」激烈爭吵,羅蘭察覺母親開始退縮。雖然羅蘭身體虛弱,心志卻堅強。她竭力起床,堅決地說:「如果他留下,我就回學校,住在修女那裡。」然後便蹣跚地走出小屋。莫拉追在她後面,一手抓著她的手臂,把她毒打一頓,還要把她拉回小屋。這時,鄰人趕來,這個惡棍見形勢不妙,立即騎馬逃走。


臨終日子

羅蘭繼續臥病在床。祈達理神父與幾個較年長的男青年來探望她,希望實現她最後的願望,就是跪在聖體櫃前向耶穌謝恩。青年在外邊站著,病重的羅蘭再次向天主獻上她的生命和痛苦,為使她母親獲得「自由」,並「拯救她的靈魂」。接著,神父邀請青年進來,他們用即時製作的擔架,充滿敬意地把她帶到小聖堂。這是她最後一次朝拜耶穌聖體。羅蘭不斷祈求,希望母親悔改,離開那個男人,拯救她的靈魂,但她自己只渴望到天堂去。

羅蘭的情況轉趨嚴重,要求領受臨終聖事。麥希德在一九零四年一月十八日請祈達理神父前來。他為她聽告解後,答應翌日給她送聖體。這個女孩雖然痛苦萬分,但沒有埋怨半句。神父清早來到,給她送聖體。臨終的羅蘭謝聖體時,重新立志,為母親獻出生命。當晚,有人告訴她慈幼會會士和母佑會修女快要啟程到智利參加週年退省。她說:「那麼我離世時,可幫助我的人都不在身邊嗎?耶穌,這真痛苦啊!可是,願祢的旨意奉行吧。」她安順主命地說:「如果耶穌願意這樣,我也願意。」

臨終的羅蘭不斷想起母親與那男人同居,度著罪惡的生活。她不斷地祈禱,為母親的悔改獻上自己的痛苦。大限將至,她在考慮是否應告訴母親,兩年前她已開始為母親的悔改而獻出生命。

母親皈依悔改,女兒與世長辭

病重的羅蘭停止嘔吐後,可以領受臨終聖體。慈幼會會士葛基尼神父在一九零四年一月二十二日清早送聖體給她後,與羅蘭獨處片刻。不久,神父請麥希德進來。她以為女兒快死了,哭著走進來,神父則退到一角,像是早已安排好的。臨終的女兒無限溫柔地對母親說:「媽媽,是的,我快死了……這是我向耶穌祈求的。」麥希德凝視著女兒,眼淚由面頰流下來。羅蘭續說:「我一直為你向耶穌奉獻生命,至今將近兩年了……這是為使你祈求悔改的恩寵。」麥希德聽後,跪了下來。「媽媽,在我離世前,能夠看到你悔改嗎?」麥希德的啜泣聲打破了沉寂。最後,她悲痛懊悔地高呼:「那麼你是為了我而受苦的?我必須為你的死亡而負責?羅蘭啊,我現在發誓,我必定答應你的要求……我要悔改,天主可為我的承諾作證!」

羅蘭高興極了,大叫:「神父!」葛基尼神父走上前來。「神父,我媽媽答應離開那個男人,你也要為她的承諾作證。」麥希德續說:「對,羅蘭,我明早就與雅雯達到聖堂去辦告解……」

母女倆互相擁抱,她們如此親密,像在作夢一樣……直到此時,麥希德和其他的人才獲悉羅蘭這個英勇的秘密。羅蘭親吻十字架,微笑地喃喃道:「感謝耶穌!感謝聖母!我現在死而無憾了!」一九零四年一月二十二日下午六時正,羅蘭與世長辭。


葬禮

羅蘭的母親請梅希斯到學校,取回羅蘭加入聖母孝女會當日穿著的白裙和藍絲帶。她悲傷飲泣,為女兒的遺體穿衣。羅蘭的友伴把絲帶掛在她頸上,並把玫瑰唸珠和會規放在她手中。葛基尼神父、奧堤斯(Ortiz)修生、瑪麗達修女(Sr.Marietta)及梅希斯輪流著陪伴遺體。大家都說:「她真是個聖女!羅蘭,貞女及殉道者,請為我們祈禱。」坐在女兒身旁的麥希德答說:「是的,她為我而殉道!」她懇求葛基尼神父告訴莫拉別再打她主意,她已決定改過了。

一月二十三日,猶寧所有人都參加羅蘭的追思彌撒。她母親在感恩祭前辦了妥當告解。她的女兒只有十二歲,為使媽媽悔改,竟獻出生命,而她經過多年的罪惡生涯後,終於在女兒的葬禮上領聖體,情景實在使人感動。

羅蘭是純潔、謙遜和犧牲的典範,而且充滿愛德。愛轉化她的生命,激發她的勇氣。她的愛不受世俗和自私玷污。

後記

羅蘭的葬禮結束後,人群尚未散去,莫拉已現身於猶寧,要把麥希德帶返圭爾圭惠,因為那個「小聖女」已不再礙事了。葛基尼神父代麥希德告訴這個目空一切的農場主人,麥希德已決定離開他。莫拉見人多勢眾,只好獨自返回農場。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來到猶寧的小屋,但猶寧有很多善心的婦女保護麥希德,而麥希德總是明確地對莫拉說:「即使要我賠上性命,我也要遵守對臨終女兒許下的諾言。」莫拉只能吼叫說:「你逃不出我的掌心的。你死了,我才高興。」然而,莫拉再也無法向麥希德報復。一九零七年,他與人爭執,遭兩名男子用刀襲擊刺死,臨終時並未領聖事,而且顯然沒有悔改。猶寧的村民都說,他過去折磨了羅蘭兩母女,因此天主現在親手打擊他。

羅蘭的妹妹雅雯達完成小學課程後,在一九零六年嫁給鍾斯(Horace Jones),出嫁時還很年青。或許麥希德要阻止莫拉對羅蘭的妹妹有任何不軌的企圖。

猶寧的婦女協助麥希德喬裝打扮,讓她到別處去暫避,直到安全後才重返村莊。她展開新生活,自力更生,與雅雯達和女婿同住數年,開設商店,生意不錯,最後嫁給鐵路工人巴拉(Senor Barra),繼續與女兒同住至一九一一年。麥希德逝世前二十年,過著幸福的基督徒婚姻生活。她的女兒以生命換來的恩寵並非轉瞬即逝。麥希德一直度著虔敬的基督徒生活,經常祈禱、做補贖和善工。她把自己興旺的事業留給女兒,於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善終,享年五十九歲。

光榮列品

一九五五年,羅蘭‧衛冠納的真福列品程序於越瑪(Viedma)展開,由教區主教若瑟‧波嘉蒂(Giusepp Borgatti)負責。翌年,這位年青天主忠僕的遺骸移至布蘭卡港,葬於當地的母佑會小堂。教區及教廷的列品調查順利結束後,她在一九六六年榮列可敬品。一九八八年九月三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意大利亞斯底的鮑思高新堡(Castelnuovo Don Bosco)宣告她榮列真福。

重要日期

1891年 : 生於智利聖地牙哥

1899年 : 與母親遷居阿根廷猶寧

1900年 : 入讀猶寧母佑會學校

1901年 : 加入「聖母孝女會」

1902年 : 抵抗莫拉的侵犯 / 為母親的悔改自我奉獻

1904年 : 母親悔改 / 羅蘭與世長辭

1955年 : 列品程序展開

1988年 : 在意大利北部鮑思高山榮列真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