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德肋撒‧瓦爾塞‧潘特尼修女

可敬德肋撒‧
瓦爾塞‧潘特尼修女

出生地
意大利 米蘭

出生日期
1878年10月10日

去世日期
1907年9月3日

享年:29

身份
母佑會修女

列品案開始日期
1926年12月6日

被稱可敬者日期
1982年7月12日

「我選擇窮人。」

可敬德肋撒‧瓦爾塞‧潘特尼修女

Venerable Sr. Teresa Valse Pantellini(1878-1907)

瓦爾塞-潘特尼家族

複姓

瓦爾塞‧潘特尼(Valse Pantellini)這個複姓家族是個顯赫貴族。一八四八年,意大利首次獨立戰爭爆發,奧地利統治的威尼斯人被迫把兒子送上戰場,為同胞而戰。若瑟‧瓦爾塞 (Joseph Valse)生於羅維戈(Rovigo)的富裕家庭。他不喜歡從軍,於是放棄遺產繼承權,靜悄地離開家人,先到熱那亞,其後到瑞士。他曾接受人文教育,充滿信德。當時他身 無分文,但堅強明智。瓦爾塞遇上一個與他同樣貧困的夥伴潘特尼,兩人合作經營小型企業,勤奮工作,累得幾乎虛脫。他們的業務蓬勃,但潘特尼很快病倒,數天後便離世 了。瓦爾塞為悼念這位患難之交,特別採用他的姓。他由瑞士到開羅時,護照上也使用這個複姓。

成功商人及虔誠基督徒

憑藉商業本領和進取精神,若瑟在一個廣闊優美的校舍用地建立豪華酒店,後來該酒店更馳名國際。其後,他在埃及亞歷山大(Ale andria)開設另一座酒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國王也曾光顧他經營的豪華套房,還授予他榮譽銜頭。雖然屢次外遊,但他的虔敬不減,保持基督徒精神,真誠關愛窮 人。眾所周知,他的生活充滿信德,關愛近人,完全信賴天主的照顧。開羅的聖方濟會修女獲他資助服務窮人。經常有人看見他跪在小聖堂的聖母像前祈禱。

德肋撒的童年生活

若瑟在開羅邂逅美麗的米蘭女子若瑟芬‧韋里尼(Josephine Viglini)。她品德高尚、舉止優雅、氣質高貴。他們婚後,誕下長子伊塔洛(Italo);三年後,德肋撒在一八七八年十月十日生於米蘭外祖父母的家。十月十四日,她 在本堂聖方濟堂(St. Francis de Paula)領洗。她在家裡接受教育,直至十二歲。當時民族主義席捲埃及,若瑟為慎重起見,決定在一八八二年遷至米蘭定居。

他們在米蘭的房子寬敞。父親稱德肋撒為「女輔祭」。她負責每晚燃點聖母像前的油燈,邀請所有人一同誦唸玫瑰經和晚禱。他們出外時,爸爸總是把她的小錢包裝滿錢幣, 但他知道她不會自用,而是分施給窮人。她三歲時,已經非常聰穎。

佛羅倫斯

伊塔洛七歲時,入讀費埃索(Fiesole)公教學校神職修士會(Scolopians)的學校。按照當時富裕家庭的習慣,瓦爾塞‧潘特尼家族為方便照顧伊塔洛, 先在一八八四年遷至佛羅倫斯,其後再遷至費埃索這個美麗島嶼。若瑟先生購入一座華麗的別墅,附設廣闊的園林。一八八五年六月,上主賜德肋撒一個妹妹,她就是若瑟芬 (Josephine),又名畢納塔(Pinetta)。母親親自教導德肋撒,為她挑選教師和規劃工作,直至她十二歲。她的培育計劃包括愛德、虔敬、文化、儀態。 這個女孩具有特殊的音樂天賦。她父親因心臟病發不良於行,只能坐在安樂椅上。德肋撒溫柔體貼地悉心照顧他。一八九零年十月二日,德肋撒十二歲,母親擔憂她的健康, 把她送到佛羅倫斯帝國山(Poggio Imperiale)的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the SS. Annunziata)。

沉重打擊

父親於十月二十七日逝世。德肋撒傷心欲絕,變得更加沈默寡言。她明白以往無憂無慮的生活過去了。數月後,她寫信給哥哥伊塔洛說:「使我生活愉快的人已經離開。有時 我感到活不下去了。於是,我舉目向上,向他呼求。」音樂學院的創辦人畢恩奇女士(Miss Bianchi)談論她說:「德肋撒為她長上帶來安慰。她深受我們和她的同伴愛戴。她的虔敬和德行堪稱典範。」她在佛羅倫斯生活了三年。

渴望成聖

一八九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德肋撒在佛羅倫斯初領聖體。她藉此展開新生,內心深處充滿喜樂,體驗耶穌的陪伴。她的神師泰德希蒙席(Mgr. Radini Tedeschi)後來憶述說,她感到蒙召奉獻自己給上主,於是宣發個人貞潔願。自此,她一直向聖德邁進。長上稱她為同伴的模範。

德肋撒勤領聖事和領聖體。朝拜聖體為她是樂事。她也加入聖母孝女善會,該會的會員都是優秀的女青年。索爾迪修女(Mother Soardi)憶述說,她個性活潑,但容易生氣和固執己見,亦有點自滿,但她努力控制這些傾向。如果要她幹任何重要的事,只須對她說:「為愛耶穌而作吧。」芭芭拉‧索爾迪 修女(Mother Barbera Soardi)如此概述她對德肋撒在一八九三年至一八九七年期間在佛羅倫斯生活時的印象:「她的各種德行堪稱模範,而且熱衷於成聖,她性格堅強、心靈純潔、具刻苦精神,尤 其是忍耐病苦。」

接觸「聖心孝女會」

一八九三年八月二日,她入讀佛羅倫斯聖心孝女會學院。兩姊妹一同就讀這學校,德肋撒有機會照顧六歲的妹妹畢納塔。八月二十一日,她的外祖母去世,這位虔敬和良善的 外祖母曾使德肋撒度過快樂的童年。她在學院就讀三年,直至十八歲。她在這裡培養學習興趣,開始喜歡繪畫、寫詩、音樂和數學。每逢頒獎日,她都是滿載而歸,但仍保持 虛心謙遜。嘉露蓮‧波吉亞女伯爵(Countess Carolina Borgia)憶述,曾看見她領獎時淚流滿面,因為她看見其他同伴一無所獲,非常失望。

她在求學歲月認真學習,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但絲毫沒有減少內修生活和神修方面的努力。不久,她便服務遭受遺棄的人,藉此履行對耶穌的奉獻。她的老師索爾迪修女稱她 為「貞潔的靈魂」。她學業優良,尤其精於法文科,很快便名列前茅。一位聖心會修女表示:「如果能幫助別人或有需要的人,她是絕不會拒絕的。」畢艾‧巴特里女士 (Mrs. Pia Bastelli)說:「她在小聖堂歛神祈禱,別人也感到她與基督完全結合。」她的律師表姊妹羅莎(Rosa)談論她說:「她善解人意,從沒有不耐煩的表現。」

在羅馬患病

伊塔洛修畢高中後,準備進入大學。在親戚建議下,瓦爾塞太太亦批准修畢中學課程的德肋撒(十九歲)和若瑟芬入讀聖三堂(Trinita’dei Monti)的聖心孝女會學院。一八九七年,他們舉家遷往羅馬,於蓋塔大道(Via Gaeta)定居,隸屬聖心堂區。然而,過了不久,醫生建議母親帶德肋撒回家,因為她患上貧血和頭痛,需要新鮮空氣和較安寧的環境。她只好輟學,錯過大好前途,非常痛苦, 但她順從天主的聖意。證人伊塔洛‧羅莎(Italo Rosa)說:「德肋撒雖然痛苦,但顯得平安和忍耐。她只會為了服從命令而透露病情,否則她絕口不提。」她懂得如何以歡樂的聖德隱藏她的克己。當她聽命參加某些較為世俗的 表演時,她的舉止仍顯露出她真誠和純潔的心靈。」

為了領聖體,她每天早上早飯也沒吃便參加感恩祭。她在日間經常朝拜聖體。她喜歡出席教宗典禮,也喜歡參觀大教堂和地下墓穴。德肋撒當時最愛閱讀《師主篇》及《實踐 對耶穌的愛》。她在羅馬時亦加入聖雲先會,並參與聖安德肋堂的堂區善會。

她的摯友羅絲女士(Miss Rossi)憶述:「有些傾慕她的人提醒她,她已二十歲了,應想想如何安頓自己將來的生活。這時,她答說:『我二十歲了,是時候學會如何判斷。』藍洛堤王子(Prince Massimo Lancillotti)曾正式向她求婚,但遭她堅決拒絕。她向母親提起此事,但母親只微笑說,早已知道她不適合上流社會的生活。」

母親身故

母親患病後,多番醫治無效,一家人再受困擾。德肋撒日夜照顧她。一八九九年十一月,母親病逝。德肋撒寫信給表姊妹克莉亞(Clelia)說:「她像聖人般在我懷裡 逝世。她受病魔折磨八天後病逝,期間我的痛苦實在非筆墨所能形容。只有天主明白我有多大的痛苦,我的心至今仍是多麼的悲傷。」她過去為免母親擔憂,不敢和她討論聖 召的事。現在母親既然離開了,她再沒有理由再把此事拖延下去。

成為母佑會修女

德肋撒的朋友愛瑪‧梅斯拉(Emma Masera)一天告訴德肋撒說,她快要加入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由於德肋撒在聖心會的學校讀書,大家以為她會加入聖心會。若瑟芬在聖心會的學校讀書時,她經常探訪聖心會 修女,還獲邀當望會生。愛瑪準備加入馬格拉大道(Via Marghera)的母佑會團體。德肋撒經常到母佑會學校陪伴表姊妹若瑟芬,也曾到聖心堂,而愛瑪就是在那裡介紹德肋撒認識慈幼會的弗德烈‧貝德奇神父(Fr. Federic Bedeschi)。母佑會生活簡樸,充滿喜樂,以祈禱滋養,服務平民百姓的孩子,深深吸引德肋撒。然而,已取代父親成為一家之主的哥哥伊塔洛卻反對。他對德肋撒說:「加 入聖心孝女會吧,她們全部出身貴族家庭。瓦爾塞-潘特拉的人不能紆尊降貴,為城郊的人洗破衣服。」

雖然德肋撒敬愛她的老師,即聖心孝女會的會士,但在選擇加入修會的事情上,她堅決選擇母佑會,因為她們的目標是教育貧苦孩子,度清貧犧牲的生活,捨棄各種享 受。可是,曾指導許多女青年加入母佑會的貝德奇神父建議說,她身體虛弱,應考慮加入默瑟琳修女會(Mercelline Sisters)或聖心會,但她強調說:「耶穌願意我像鮑思高神父般工作。」她有幸獲得安日洛‧龍卡利樞機(Cardinal Angelo Roncalli)的神師泰德希蒙席作她的神師。她對神師說,她肯定天主召叫她加入母佑會,耶穌沒有召叫她到其他修會。神師認識她多時,瞭解她的虔誠,因此批准她的要求。 長上古哲蒂修女(Sr. Cucchietti)及省會長歐莉亞‧鮑思高修女(Sr. Eulalia Bosco)還要她見母佑會神師馬蘭克神父(Fr. Marenco),即日後的主教。他向她解釋慈幼會生活的各種困難,並規勸她說,她們每日辛勞工作,她的虛弱身體未必可支持,還列出許多她要作的犧牲。這位未 來主教為她辨識聖召後,認為她的聖召非比尋常,母佑會可接納她的申請,無須猶豫。

最後決定加入母佑會

德肋撒已是獨立的成年人。她寫信給哥哥說:「你很瞭解我的傾向,天主的旨意就是召叫我跟隨祂,我深信我應奉獻給祂,度修道生活。」她還說願意放棄「所有事 物」,加入修會大家庭,服務貧苦和遭受遺棄的人。她最後選擇的大家庭就是母佑會。

傑出的初學生

她的表姊妹伊塔洛‧羅莎作證說:「她樂於透過修道生活成為窮人。她在新設的會院裡生活,那裡很匱乏,甚至修道生活應有的必須品也沒有,但她從沒有後悔離開舒適 的家。相反,從她的微笑和平安的眼神,我們知道她時刻充滿喜樂。」

一九零一年二月二日,她加入馬格拉大道會院當望會生。歐莉亞修女表示,她的內修生活非常成熟,馬格拉會院的長上也說:「我們這位望會生是個天使。她在一九零 一年九月二十九日穿會衣,開始初學生涯,由金特修女(Sr. Genta)指導。她當時的志向包括:『作出最大的努力,藉著服從避免最小的罪和過失……克服自我中心,不要固執己見,也不要談論自己。』」為免她自視過高,達葛祿修女 (Mother Daghero)要考驗她是否服從,結果她知道這個初學生很溫順,願意服從。賈尼科倫山(Gianicolo)的初學院非常貧困,但德肋撒寫信給若瑟芬說:「我的喜樂難 以言喻。」初學生也在青年中心服務二百個貧窮和沒有受過教育的女青年,為她們安排遊戲、唱歌和要理班,喜樂盈盈。德肋撒成為這些女青年的朋友,她們看見她的高 貴情操,深受感動。

樂於助人,親切有禮

德肋撒與初學師合作,不論晝夜任何時間,隨時參與任何工作。面對任何請求,她都說:「好的,我會盡力而為。」在初學期間,她協助同伴準備訓練學院的考試。德肋 撒精於教育,她們評論說:「她就像沒有作過其他的事。」她也負責管理歌詠團。如果有需要,她也作曲,有時也作詩。德肋撒有許多家境富裕的朋友,長上請她向家人 的朋友求助。我們可以想像,這為她是很痛苦的事。

一九零二年主顯節,盧華神父探訪修院,修院為他準備文化節目。德肋撒苦心訓練的女青年在演出時表現差勁,以致盧華神父也請她們中止表演。她請青年坐好,冷 靜地繼續舉行其他節目,猶如演出獲得空前成功。馬蘭克神父後來說:「這位年青初學生的品德必然十分高尚,才有如此冷靜的表現。」

在尼薩宣發初願

德肋撒無論何時也願意為服務別人而執行卑微的雜務。可是,正如馬蘭克神父所說,她虛弱的身體支持不了。一九零三年夏天,長上見她憔悴蒼白,派她到尼薩‧蒙發辣 都(Nizza Monferrato)的母院。她在那裡可以休息,亦可親眼目睹瑪沙莉羅和早期母佑會貧乏的生活環境。她也在那裡參加退省。一九零三年八月三日,她宣發三願,成為母佑會修 女。她的紀念卡印有:「我的靈魂頌揚上主。」德肋撒修女並不知道,她只餘下四年壽命。她年紀尚輕,已為愛天主和近人耗盡體力。她發願後,長上派她到馬利納 (Marina)的戴安娜奧巴會院(Diana d’Alba),其後到加威諾(Giaveno),讓她的身體完全康復。

秉持鮑思高精神的母佑會修女

一八八六年五月二十四日,鮑思高神父致函他的屬靈女兒母佑會修女。除了談及其他事宜外,他也寫道:「在天主面前,我認為修會需要這樣的修女:充滿克己和犧牲精 神……堅決相信她們應嚴格服從,毫無批評抱怨……不會後悔離開世俗,也不渴求她們已放棄的財物和舒適生活……我們需要身體強壯、品格善良和開朗寬容的修女,她 們尤其要渴望自己成聖……」鮑思高神父在信中所列的各種條件,德肋撒只是不符合身體強壯這一項。她身體虛弱,在二十九歲便逝世了!她具有鮑聖所說的其他所有條 件。她最重視的,就是不惜代價地成聖,避免我行我素和喜出風頭。

倫戈亞修院

到了秋季,長上答應羅馬倫戈亞大道(via Lungara)會院院長的請求,派德肋撒修女到那裡去。賈尼科倫山的別墅不足以容納青年中心的大量女青年。在恩人的資助下,修會在倫戈亞大道購入一座寬敞的房子,供初學 院推行社會服務。一九零三年十二月,會院舉行開幕典禮,出席者包括雷畢基樞機(Card. Respighi)和一些恩人,德肋撒修女指揮歌詠團演出。表演期間,街上傳來商人的喇叭奏樂聲,不知禮貌的村女紛紛離開座位,放下樞機和賓客不管,湧到街上去看熱鬧。樂 隊離開後,村女安然返回座位,繼續獻唱,就像不曾發生任何事。

德肋撒修女說:「她們是貧苦的村女,需要我們的諒解和援助。在青年中心開始時,她們曾作出各種粗魯無禮的行為,甚至會扯走我們的頭紗,更有女青年向我們吐 沫。我們獲得她們的信任後,她們便會答應我們的任何要求,並改過遷善。」德肋撒修女逝世後,人們把她視為聖女,她在查特維里(Trastevere)的學生 說:「德肋撒修女應感激我們,因為我們迫使她實踐忍耐,使她得以成聖。是我們鍛鍊她的忍耐呢。」

身兼多職

她可以說是長上的代理和秘書、初學生的指導員、會院賬目的管理人、青年中心和工場的總監。她從事許多不同的活動,成為「萬事通」,並日益精進地實踐預防教育 法。她負責與客戶洽談,監督學徒的工作,管理宿舍的女青年。她給女青年訓話,向她們講要理,亦是她們的音樂老師。青年中心約有三百至四百個女青年。她也為她們 開設一個小圖書館。

青年中心旁邊是修會為貧苦女青年開設的工場和洗衣房。她們在那裡勤奮工作,賺取工資。德肋撒修女監督洗衣房,確保工作妥善完成,讓客人滿意,使他們會向別人 推薦這地方。有時候,女青年認為這些工作「有損尊嚴」,拒絕工作。這時,德肋撒修女便親自洗衣、編號碼、分發衣服;由於要長時間彎下身子,她非常痛楚。托洛尼 亞(Torlonia)女公爵是瓦爾塞-潘特拉家族的朋友和母佑會的恩人。一天,她來到洗衣房,看見德肋撒修女埋頭苦幹,從事這種卑微工作。她們驚訝地看了一 會後,不禁大笑起來。德肋撒修女富有幽默感,懂得如何化解尷尬的場面。

全為貧苦青年

德肋撒修女採納鮑思高神父的座右銘:「予我靈、取其餘。」她為此孜孜不倦地服務查特維里的孩子。她堅信青年中心就是她的聖召,貧苦青年就是她的服務對象。她認 為貧苦女青年是天主賜給她的禮物,她願意為她們完全獻出自己,從而把自己交付給上主。她努力向她們顯示和傳遞天主的愛。她為青年推行各種活動,時刻效法鮑思高 神父,作行動的默觀者。她為女青年尋找工作時,須作出許多犧牲。她也關心她們的家人。她探訪她們患病的家人,為他們提供精神和物質的援助。她特別照顧貧窮、遭 忽視甚至被排斥的女青年。德肋撒修女希望女青年也學習實踐愛德。

舊生的回憶

德貝斯修女(Sr. De Berardinis)憶述她年幼時的歲月:「我是個非常活潑的女孩,總是喋喋不休,即使守靜默的時間也是如此。院長不肯定是否該接納我加入初學院,但德肋撒修女為我求 情。」她日後成為出色的長上和省會長。年青的依莉莎‧柏連尼(Elisa Pellegrini)是染坊東主,有四十個員工。她非常欣賞德肋撒修女的使徒熱忱,後來成為聖母子女善會的首位會長。她與德肋撒修女並肩作戰,對修道生活產生興趣,成為 母佑會修女,在那不勒斯(Naples)的伊特金斯(Italica Gens)會院擔任長上,推行卓越的使徒工作。在這段期間,德肋撒的健康開始衰退。

前往杜林

德肋撒修女劇烈痙攣時,用手按著胸口,開玩笑地說:「我的心臟不聽話了,真的不聽話啊!」即使出血症狀越來越頻密,她仍然平安,還安慰其他憂心不已的修 女。她的嫂子說:「我每次問候她,她總是答說:『我很好。』只有在最後一次說:『還好。』」在醫生的同意下,長上決定送德肋撒修女到杜林去,讓她在那裡獲得較 妥善的醫療照顧。要離開會院,德肋撒非常憂傷。陪同德肋撒前往杜林的母佑會修女問她是否快樂,她答說:「上主願意的,我也願意。我會死在杜林,在那裡進入永 生,在那裡進入天國。」

她嫂子談及她這段時間的生活時說:「我看見德肋撒修女時常全神貫注地祈禱。我進進出出,處理各色各樣的雜務,但她好像沒有察覺我的存在。」她在戴安娜會院仍 然從事她應付得來的使徒工作,獲得「神聖修女」的美譽。每當稍為好轉,她獲准到小聖堂參加感恩祭和領聖體,她視這樣的日子為慶節。當她無法再參加感恩祭時,實 在感到非常憂傷。

宣發永願

她的三年暫願期滿。一九零六年,她宣發永願,立定以下的志向:「時刻只為愛天主而行動,熱愛十字架,藉著內心及外在的克己,致力效法耶穌;不僅接受痛苦,而且 愛受苦,因為那是仁慈的天主給我的,或是祂所容許的。」她在聖母進教之佑堂度過她生命最後的日子。只要有氣力,她都會徒步走到聖母像前祈禱。

在最後一個五月,她整天臥病在床,但每朝也起床蹣跚走到本堂聖堂參與聖母敬禮。她時常提起「天堂」,亦以「天堂之門」的稱號呼求聖母。她從不祈求什麼,亦不 拒絕任何事,即使在危急時刻,仍然保持平安,四年的修道生活一直如此。

與世長辭

德肋撒修女於一九零七年八月二十九日領受傅油聖事。雖然她非常虛弱,但她仍希望護士先照顧其他病人,「他們或許比我更需要照顧」。鮑思高神父在七月二十三日 晚上顯現給她,並給她安慰。她希望告解神師羅克神父(Don Rocca)在她床邊。她低聲對金特修女說:「院長啊,我要走了。請寬恕我無意傷害了你。我在天上必要時常為你祈禱。」她請求領聖體。當羅克神父給她送臨終聖體時,她對金 特修女說:「請告訴所有修女,以修道人的身分逝世是很大的福份,並請所有初學生保持謙遜。」她領聖體後,跟隨大家誦唸善終經文,並向神父道謝。九月三日早上七 時正,她抱著十字架,平安地與世長辭。她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聖母進教之佑和鮑思高神父在召喚我,我看見他們。我快要到他們那裡了。」她享年二十九歲。兩日 後,她的遺體葬於尼薩‧蒙發辣都母佑會專用的墓地。

母佑會神師若瑟‧馬蘭克神父當時說:「誰知道天主會否有一天讓她列聖品?」佳琳‧艾里基修女(Mother Catherine Arrighi)說:「她是善良的天使,實踐各種德行,溫良和善。德肋撒的服從精神使人敬佩,而且愛德過人,實踐克己,單純地捨棄世俗事物,在忍耐和奉行天主旨意方面,堪 稱典範。」教宗碧岳十一世說:「她虔心恭敬聖體,像天使般純潔,積極傳揚福音。」

聖德昭著

細心體貼,保持威嚴

德肋撒修女的舉止贏得人們的敬重。馬法瓦教授(Prof. Marchiafava)曾是她的病人,深受她的行為啟發,以致他感歎說:「難道你不知道,這位修女是個天使嗎?」她的表姊妹羅莎在列品調查期間作證說:「她沒有作違背良 心的事,為人光明磊落,嚴格實踐端莊的德行。」證人確認:「雖然她很健談和親切,但絕不容許別人對她表露過份的傾慕。她在這方面十分嚴格。」

一次,青年中心有個貧窮女青年以天真的方式,嘗試向德肋撒表達仰慕之情,但她保持威嚴和冷淡。傾慕之情未獲回應,女青年感到受傷,竟向修女吐沫走了。德肋撒 修女把臉抹乾淨,氣得漲紅了臉,但沒有說什麼。她請另一個女青年把她叫回來。數天後,這個無禮的女青年回來,向她道歉。德肋撒修女親切地歡迎她,對她說:「沒 關係。你要作個好人啊!」後來,這個女青年成為出色的母親。另一次,有個負責守門的初學生在等待母親來探望她。她認為讓母親看見自己作這樣的工作很羞愧。德肋 撒修女對這個初學生說:「如果你喜歡,那兩天我可以代替你。那麼,你可以有多點時間陪伴母親。」

有個來自桑皮爾達雷納(Sampierdarena)的修女看見德肋撒修女有幾幅「橄欖園聖母」的聖相,那是巴拉努(Barabino)的作品。她對德肋撒 修女說:「這幅聖相在她的堂區聖堂供奉,是畫家親自把畫像送到聖堂,因為他在那裡領洗。」她還說,她母親特別恭敬畫像的聖母。過了一段日子,長上召來這修女, 送她母親一幅巴拉努的聖母油畫。後來她發現是德肋撒修女作此安排。

品格高尚、寬宏大量

為她撰寫傳記的馬科諾神父(Don Maccono)憶述說:「一次,有個修女嫉妒德肋撒修女,因為她深受人們敬重和愛戴。因此,她把握每個機會羞辱她。儘管德肋撒修女羞愧得面紅耳赤,但仍向修女道謝,保 持緘默,從不為自己辯護。」道明‧格恩諾修女(Sr. Domenica Grassiano)在她撰寫的傳記中說:「她與生俱來的高貴心靈使她的心深受傷害,但即使漲紅的臉出賣她的感受,但她仍繼續愛、服務、支持、微笑。德肋撒修女總是維護那 個公然嫉妒她的修女。」

忘我精神

一晚,眾修女在吃晚飯,她們聽到樓上傳來叩門聲。德肋撒修女當時已病得很嚴重,但沒有顧及自己,即時起來趕到樓上,但她太虛弱了,以致在最高的梯級倒下來。 她雖然可以派別人去開門,但這不是她的處事方式。

金特修女曾問她為何選擇母佑會,而不是聖心會等其他修會。她答說:「如果我選擇其他修會,我可以奉獻什麼給上主?」她加入修會時,帶來豐富的財物,但她仍 說:「很抱歉,我無法為我心愛的修會提供所有的援助,我原希望為修會付出多百倍的努力啊。」金特修女說:「她繼承的豐厚財產使母佑會受到很大的恩惠。雖然她自 己從不掛在口邊,但長上全都知道此事。」瓦爾塞家族陷入財政危機時,她絕口不提,也不會面露愁容。她的嫂子說:「她懇求我丈夫不要追究了,不要把遺產管理人這 個罪魁禍首送上法庭。」

歐莉亞談論她說:「她完美地實行預防教育法。除了做事審慎,她的純樸也使人欽佩;不論貧富,她同樣仁慈有禮地對待。即使處於最艱難的環境,她仍保持平安喜 樂。」德肋撒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經過不斷努力鍛鍊而成。她的性情易怒,固執己見,亦傾向自滿。有一個七年來每天到青年中心的人說:「她性情 剛烈,容易發脾氣,以致一個矛盾、一個眼神和一個錯誤,都可使她氣得臉紅。然而,她懂得如何控制衝動的情緒,從不激動或發怒,時刻保持冷靜和微笑。」

無論是彈奏鋼琴、或是洗碗抹瓶、或是指揮樂隊,她都是同樣熱切。她一雙巧手不管是操作筆桿、刷子、織布機或平底鍋,都同樣認真。她態度中庸,因此不會我行我 素或言行誇張。她的謙遜使她勇敢從事各種工作。她雖有尊嚴,卻不炫耀。她的謙遜和關愛使她的貧窮生活煥發光芒,溫柔與剛毅並重。

謙遜是她最傑出的德行

協助倫戈亞會院的博南尼神父(Fr. Bonani)為減少德肋撒修女的工作,指派另一位女士出任音樂老師。可是,這個老師並不盡忠職守,沒有指導學生和排練,只在演出時擔任指揮,因此德肋撒修女的工作量並無 減輕。此外,這個老師嫉妒德肋撒修女受青年歡迎,開始批評她的訓練工作。敬重德肋撒修女的青年想反抗,幾乎罷唱,但她微笑地勸服她們繼續練習。德肋撒修女甚至 親切地接近這位女士,向她問安,給她奉上咖啡,和藹地對待她。

她的嫂子寫道:「德肋撒修女謙遜、端莊、溫柔,表現得像無須為謙遜付出任何努力或犧牲。」金特修女說:「她的謙德芬芳瀰漫整個會院。」所有認識她的修女一致 表示,謙遜是她最傑出的德行。她自小的生活原則為:「喜歡默默無聞、受人遺忘。」她曾向長上傾訴說:「我已立志遭人忽視。」當她彈奏鋼琴伴奏時,也不想惹人注 意。艾里基修女描寫她說:「她學習如何自然而然地隱藏起來。」德肋撒在個人筆記中寫道:「我要善用任何機會謙抑自下,不要回顧所作的好事,而要全心全意取悅 天主,不斷前進。」

服從及克己

瑪莉納‧科帕修女(Mother Marina Coppa)談到德肋撒修女時,經常向初學生說:「聖召最明確的標記,就是熱愛服從。」歐莉亞修女寫道:「長上認為命令德肋撒修女做事並不難,而她的服從反而使長上感到安 慰。」她時常嚴格地克制自己的感官。有一次,她正與哥哥和嫂子談話時,有個修女前來在她耳邊說了幾句話。德肋撒修女答說:「我立即去。」原來她是去打掃操場。

熱衷傳教事業

德肋撒修女熱愛整個世界,即使患上當時無法治癒的疾病,仍申請到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傳教區,母佑會修女在那裡的使徒工作發展蓬勃。她 向總會長真福彌額爾‧盧華神父提出申請,但盧華神父認為托洛尼亞的孩子更需要她。由於她身體虛弱,長上要押後作出決定。

平安面對疾病

德肋撒的妹妹若瑟芬嫁給一位侯爵,她則繼續在洗衣房與青年工作,就像她一直都是如此生活的。即使她感到疲倦和要作出犧牲時,她也能締造歡樂的家庭氣氛。可 是,她的面色越來越蒼白,健康日漸衰退,像快要燒盡的蠟燭。醫生診斷她患上當時無藥可救的「肺結核」。醫生建議她停下工作,躺在病床休息。

一九零六年,當她興高采烈地推行使徒工作時,首次出現出血症狀。一九零七年,她的出血症狀更加頻密。雖然體力不支,但她仍到小聖堂,向上主祈禱說:「願祢的 旨意奉行。」長上金特修女很愛護她,在她病重時一直照顧她。一天,金特修女問她覺得怎樣,她猶豫了一會,答說:「在患病之初,我很不高興要病得這麼久,但上主 幫助了我。我已準備按照祂的意願作任何事:不論是死亡、長期臥床或是康復,我早已心裡有數了。」德肋撒修女在同年九月三日與世長辭。

光榮列品

她的列品程序於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六日展開。若望‧薛奧珀蒙席(Mgr. Giovanni della Cioppa)在介紹德肋撒修女的德行時寫道:「在母佑會的花園裡,有位年青修女就像聖女小德肋撒,綻放聖德的花卉和果實:她就是天主忠僕德肋撒‧瓦爾塞‧潘特尼修女。」 教宗簽署文件,確認她的偉大德行,並在一九八二年七月十二日宣告她榮列可敬品。

 重要日期

1877年 : 生於納匝肋

1880年 : 父親逝世

1888年 : 入住貝洛尼神父在白冷開辦的孤兒院

1891年 : 貝洛尼神父的修院與慈幼會合併

1894年 : 成為慈幼會備修生

1896年 : 宣發修道聖願

1897年 : 在貝格莫服務

1943年 : 與世長辭

1964年 : 列品程序展開

1993年 : 榮列可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