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銘智修生(二)

回想起小學時,很期待老師以「我的志願」為作文題目,但隨著時間過去,卻從未得償所願。

自小我已常問自己:我應做甚麼?我想過賣魚蛋、當巴士司機,但總忘不了要做一位好老師,中學時又想過當社工。不過,究竟是當老師,還是社工,我沒有拿定主意,心中所想的其實是希望從事教育或與青年服務有關的工作。

為甚麼我會有這樣的一份熱誠?首先,我唸中小學時遇到很多好老師,他們循循善誘,既肯定了我的能力,又與我像朋友般交往。此外,我生活中亦有很多與不同的青年相遇的經驗。

21707-1
21707-2

中四至中七畢業期間,我主要參與和負責校內的初中生活動,例如幫助中一的同學適應中學生活、為初中同學辦一些領袖訓練的活動。故此,我有很多機會接觸初中的同學,而且我又特別喜愛走向「輔導班」,與班中的同學交朋友,傾談生活的瑣事。我相信他們需要好朋友,去陪伴他們成長,我自己又樂於與他們在一起,於是漸漸孕育出一份對青年的使命感。

另一方面,我於中一領洗之後,在堂區當起了輔祭來,時常近距離看到神父舉行感恩祭,仰慕之心油然而生,不禁暗想:「其實做神父也不錯呀!」

我在堂區裡,認識了一位青年朋友。他的一言一行,都給我為人文靜的印象,但他不喜歡學習,因此中三便輟學了,與家人的關係也不理想,常與壞朋友在一起。我本來與他已失去了聯絡,直至有一次,他回來堂區找我,希望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原來他犯事了,若找不到工作,很可能會被送到男童院。他一邊抽著煙,一邊與我傾談,但我幫不到他甚麼,他也失望地離去。之後,得悉他真的進了男童院,還因打架而被加刑。

看見文靜的朋友變壞,心中不免沉重。我想如果當初有人關心他,或可避免出現這樣的結果。他的遭遇,加深了我對教育青年的執著。

那麼,為甚麼我現在會加入了慈幼會,當起了修生?這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向輔祭會的神師表示有意當神父,他介紹我進了備修院,進一步了解慈幼會士的生活,也更認識鮑思高神父的事跡,發現自己像他一樣對青年懷著一份熱烈的使命感,而且他的方法是多麼的有效,我願意跟隨他。

我是從使命中聽到天主召叫的聲音。我以往對教育及社會工作的興趣,絕非沒有意義的。原來,天主在我的成長歷程中,埋下了伏線,一步步向我展示祂要委託給我的使命。

 

刊登於鮑思高家庭通訊217期

21707-3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