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噩耗傳來,我們敬愛的華近禮神父於清晨七時五十分,在修院睡夢中,安然逝世。華神父的離去,令人唏噓難過,潸然淚下。可幸的是華神父並沒有遭受病魔折磨,得到福終,安息主懷。
香港仔工業學校
我與華神父似乎特別有緣,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其中一人。回想在一九五七年的夏日,母親帶着我來到香港仔工業學校求取一個難得的學位,可是由於學額已滿,我得不到收留。在既無辦法,又無奈的情況下,母親只好帶着我離開學校。當我們經過地下副校長辦公室門前,剛巧遇到華神父。華神父知道我沒有學校讀書,顯出極大的同情,立即為我安排報考做「華民生」。原來當年香港仔工業學校是由華民政務司管轄的,所以其中有部分學位可以由華民政務司支配。我終於能夠在香港仔工業學校讀書,這全賴當時的副校長華近禮神父給予我的幫助。一個英國神父,身材高大,面容俊朗,這是華神父給我留下的最佳印象。
嚴格的導師
在我升讀中四那年,華神父也當上了香港仔工業學校的校長。華神父處事認真,一絲不苟,對待青年充滿熱情,正是這一份崇高的精神,觸動和鼓舞了全校師生。在群策群力下,香港仔工業學校走上了她的黃金時期,譽滿香江。學生除了會考成績優異外,更在多項校際比賽中獲奬,例如:校際歌唱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當時取得的豐碩果實,都是全校師生團結一致,在校長華神父領導下所產生的。
華神父教授我班英文及聖經科。他教學認真,對學生的要求相當嚴格,有時會令班中部分同學感到吃不消。常言:「嚴師出高徒。」今天,我們有良好的英語水平,全是華神父嚴格教導和要求的美果。
華神父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的聖召就是在香港仔工業學校唸書時陶成的。在華神父的指引和鼓勵下,我在中學畢業後便加入了慈幼會修院。
宅心仁厚的慈父
我當上了修士,又奉長上的委派,返回香港仔工業學校服務。在華神父的領導下,我的工作是教學和管理寄宿生。我在香港仔工業學校工作了五年,這時我可以近距離觀察、體會及感受到華神父那顆慈父般的心。
華神父用微笑來接待學生;用親切的說話來問候他們,華神父對學生的愛護和關懷,常溢於言表。他愛護和關心每一個學生,認識每一個學生的名字,了解學生的一切,更令人景仰的是他作好準備,隨時都願意為同學服務。
身為校長,華神父工作勤力,要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好,往往要到深夜才可以休息。他上牀前,一定要親身巡視學生宿舍,要看看每一個學生是否都安睡了,他才放心。一個深夜,華神父突然用力搖醒了我,我睜開惺忪的睡眼,一臉茫然。華神父指着一張空的學生牀,問我那個學生去了哪裡?一時之間,我也回答不來。後來我與華神父分頭去找。我們終於在二樓的試片室裡找到了那個學生,原來他獨自偷偷地開機看電影,好不快活。這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我知道華神父是一個盡責的校長,更是一個關愛學生的好校長。華神父全心全意投身教育工作,犧牲了不少睡眠時間,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利益。
那時候,華校長不辭勞苦地開展了一項為學生有莫大益處的工作。他要為畢業同學找工作,以及安排他們升學。當年有很多學生得到華神父的推薦,找到很好的、合適的工作,以及找到升學的途徑。華神父凡事親力親為,他為學生寫推薦信,打電話,甚或帶着他們去見工,總要做到成功為止。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出國留學,他更是不遺餘力。有時他還會請求母親在英國接應這些初到埗的學生,讓他們暫時居住在母親的家中,直至可以搬進學校的宿舍。在各方面得到華神父幫助的學生,多不勝數。他是深深地影響着每一個學生的慈幼會學校校長。
鄧鏡波學校
我從美國讀書回來後,又有機會跟隨華神父工作,服務學生。那時華神父是鄧鏡波學校校長,我是教務主任。當時是一九七六年,正是這一年,他教導了我很多有關學校管理的事,例如我們可以怎樣關心教師;幫助學生。華神父每一次到教育司署辦事,都會帶着我,讓我從中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讓我知道該以怎樣的態度、怎樣的方式來與政府官員打交道,以及商討問題。他在鄧鏡波學校的檔案裡留下大量信稿,是繼任校長一項非常豐富的資源。就是他行事的榜樣和對每一個人的愛心,把我塑造成一名合格的校長。
華神父在榮主救靈、領導學校,以及照顧學生各方面,效益彰顯。他的言行舉止,總是透出照人的耀眼光輝。在他的領導下,鄧鏡波學校邁進了新的階段。華神父對鄧鏡波學校其中一項莫大的功績,就是帶領學校走向私立受助,再由私立受助轉為全面津貼。
當時鄧鏡波學校還沒有開設預科班,為了解決學生的升學問題,華神父介紹了很多學生前往英國
Loughborough Technical College
修讀
GCE‘A’level
課程,以及到加拿大的
Neil McNeil High School
讀第十二班。其後,學生大多能夠考進英、加各大學,繼續修讀學位課程。由於每年申請到外國升學的學生越來越多,華神父成功地聯繫上英國威爾斯
Pontypool
的中學,讓學生到那裡修讀
GCE‘A’level
課程。
華神父一生幫助了無數需要幫助的人,他除了幫助學生升學和找工作外,還會幫助每一個人做各種善功,例如:主持婚禮或殯葬禮,轉介律師為年青犯人辯護,又為年青犯人向法官寫求情信,等等工作,不一而足。華神父的主要精神,還是放在學校工作上。
為了學校和學生的益處,他不畏艱辛,四處奔波,多方聯絡,要找恩人幫助,為學校增添設施,也加強教學的裝備。主要是他的努力,學校終於在一九八零年建成了一座樓高三層的建築物,命名為「陳瑞祺紀念樓」,紀念陳氏家族對學校的巨額捐助。大樓的頂層為新圖書館,地方相當寛敞。學校的大恩人陳經綸先生與華神父成為好朋友,而陳先生對華神父更是非常敬重的。
愛主愛人的一生
華神父一生秉持「認真勤勞」為做人原則,以「愛主愛人」為最大成就。以下正是華神父一生的光輝和令人景仰的地方:
(一)
追隨鮑聖,熱愛中華
華神父一生景仰鮑思高神父,矢志追隨鮑聖。他在十九歲那一年便來到中國傳教,獻身教會牧靈工作。華神父在中國工作了六十五年,窮一生精力,為我國青年服務。
(二)
克己神貧,忠於修會
有一次,我跟隨華神父走進他的睡房拿取東西,也可以順道參觀他的房間。房內只有簡單的桌椅和一隻木箱,別的東西都沒有了。華神父自奉非常慳儉,是一個嚴守修會規則的人,堪當會士的模範。
(三)
關心學生,校友愛戴
每一個華神父的學生都會感受到他的熱情與關愛,離校多年的校友對他仍是非常敬愛的。每次校友間的聯誼和聚會,他們都會邀請華神父做嘉賓;他們都期望着能夠多聆聽他的訓誨,認為這是一份恩寵、一份光榮。
(四)
獻身助人,實事求是
華神父為了幫助學生,他真的能夠做到「赴湯蹈火,兩脅插刀」。華神父助人不光是口頭上的言詞,還必定給予實際的助力。為了幫助學生和有需要的人,華神父並不計較自己的犧性。他就是這樣一個忘己的人。
(五)
剛正不阿,正氣凛然
華神父的性格是屬於「正直剛毅」那一類,喜怒都形於面上。他喜愛正義,憎恨罪惡。華神父雖然地位高,權力重,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一顆率直童真的心。
(六)
充滿幹勁,知人善任
華神父做事充滿幹勁,這是盡人皆知的。別人對他的幹勁是讚賞和敬佩的,然而他知道自己也有力有不逮的地方,一定要得到他人的協助和合作,所以他在每一處地方都能夠任用賢才。在香港仔工業學校時,他重用沈基昌神父;在鄧鏡波學校時,他重用謝肇中神父。這些都是有力的明證。
(七)
學好中文,宣講道理
華神父知道自己的廣東話說得不太靈活和流暢,於是花上大量時間來準備和練習道理講詞。在香港仔工業學校時,我也曾多次協助他,讓我深深體會到華神父對準備宣講道理的認真;做事的苦心孤詣。
(八)
紳士風度,光采照人
華神父儀表非凡,甚具英國紳士的風采。他的言行舉止,高雅恰當,彬彬有禮。有人形容他穿着神父長袍走路時,有如讓雲彩掩映着步履,別具風致。
(九)
鮑聖奇夢,終身企盼
在鮑思高神父的奇夢中,有幾個是關於慈幼會如何在中國發展的。華神父對這幾個奇夢所預示的事情,極感興趣,而且深信不疑。現在華神父已經離開了我們,他要把實現這些奇夢的責任交給我們。
音容猶在,遺愛人間
華神父在宣講道理時,多次強調說:「愛是要有犧牲的。」耶穌為了祂所愛的世人,甘願被釘在十字架上,犧牲了祂的生命。華神父也用自己的生命來說明「愛是要有犧牲的」道理。華神父愛主愛人,燃點自己的燭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全心全意效法鮑思高神父對青年的愛。今天,鮑聖在天堂上歡迎這位忠信的神子。
十九歲那年,華神父想不到天主會選拔他來到中國,傳揚福音,幫助了眾多的中國青年,深遠地影響着他們的一生。這群受華神父影響的中國青年中,有一個是我。華神父是我的恩師,也是我的慈父。他崇高偉大的身影,敬主愛人的精神,會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