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圣鲍思高于1815年在意大利北部杜林教区新堡附近出生,他在两岁时便丧父,从此,便由他的母亲将信仰传授给他,并不断地给予福音的教导。他在九岁的时候,在梦中得到了上天的启示,他将会一生为教育青少年而工作。当他年轻的时候,他以游戏来娱乐他的朋友,但同时趁这机会教导他们祈祷和道理。他早年时遇到很大的经济困难,借着Guala神父的帮助,他在廿岁时进了修院。他于1841年6月5日领受铎品时,选择「与我灵、取其余」(创十四、21)作为他的座右铭。他得到Borel神父的协助,一起创立了青年中心,开始教导贫苦青少年的工作,并以圣方济.沙雷氏作为青年中心的主保。
那时候的杜林市,正是工业革命的温床,特别为青少年带来了很多挑战及困难。作为一位教育家及领袖,鲍思高以理智、宗教及仁爱的教育牧民方式──预防教育法,协助青少年认真地反省他们的生活,与基督相遇,接纳同伴,学习信仰和圣事,使他们参与宗徒工作。他的教育硕果丰富,其中有十五岁的圣道明.沙维豪。
他不理会其他人的批评和攻击,为不同需要的青少年,兴建了很多任务房和学校,教给青少年一门手艺,或准备他们将来领受铎品。 他那份孜孜不倦及有效工作的力量泉源,是来自他不断与主契合,和对进教之佑圣母的无限信赖,他相信圣母是他工作的鼓舞和支持者。他给神子们留下了「工作与节制」,作为一项简单,但以基督徒德行为主的讯息。
那时候,他照顾着八百多名学生。为了延续他的工作,他在所服务的青少年中,拣选最好的一群,在1859年创立了慈幼会;慈幼会会宪于1874年得到教廷批准,后来与圣女玛利亚.玛沙利罗一起,创立了母佑会。最后,他为在俗教友,创立了协进会,来支持他的工作,因而在教会内形成一项新颖的宗徒工作。
1875年,大批意大利人涌往南美洲移民,鲍思高神父便藉此机会,开展慈幼会的传教工作。他为了传教事业,奔波于欧洲各国筹款,当时曾有人称他为「现代的圣文生」。他亦出版流行的教理传单,并出版《慈幼家庭通讯》。
鲍思高神父于1888年1月31日去世,教宗庇护十一世于1934年册封他为圣人。他在逝世一百周年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称他是「青少年的慈父和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