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青年中心裡幹什麼?」 ※

 

慈幼會已經誕生了。鮑思高神父覺得很高興。不過,我想在那幾天裡,在他心深處必然感到一絲遺憾:在那十七個參加者之中,沒有他所極親愛的若瑟•蒲必底。

 

他為了要衛護第一次彩票會裡陳列的物品,操縱一把手鎗時,不幸發生了一次嚴重的意外事故,後來必須割掉他左手的食指。當時缺少食指被視為一個晉鐸的重大阻礙。雷慕恩神父註釋這件事的時候,這樣說明道:不幸的意外事故,「加上了他的謙遜」,使他自動脫下了修衣,放棄了晉鐸的宏願。

 

然而,他在一天之中,把所有的時間,完全用來為「他的」鮑思高神父和青年中心服務。雷慕思神父一一列述他的工作說:他負責修理房屋,管理飯廳裡的學生,供應全院所需的食物,注意一切的衛生清潔工作,講解教理,記錄收支賬目,負責寄發《公教讀物》。他也教學生唱歌,一直到一八六○年由若望•賈烈勞取代為止。「由於他思想深刻,行動敏疾,所以每次舉行彩票會,他總是一個主要人物。他出外去為青年中心各工房尋找工作,定購麵包,以及一切所需的物品。」

 

他看青年中心猶如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當那座新屋快要落成而卒告坍毀時,他就很仔細地查閱每一張賬單。結果被他發見了:原來包工商人,為了圖利而購進下等的建築材料,因此造成了那次重大的損失;他就厲聲責罵那個包工商人。

 

鮑思高神父親自勸阻他說:「忍耐一些吧!你等著瞧,上主自會幫助我們的。」

 

「是!是!會幫助我們的!可是,神父你夜裡也不休息,日夜辛苦工作,為得到幾塊錢;這個東西卻一下子偷去了好幾千塊。一定要好好地教訓他一頓。」

 

「算了!算了!要是他應該受罰的話,上主自會懲罰他的。」

 

上述的那些話,都引自雷慕恩神父的筆錄。他還繼續寫道,鮑思高神父如有事要出去,而怕有什麼危險時,常由蒲切底陪同,負責保護;夜裡回來太晚時,也由他去迎接。他身軀魁偉,留有濃厚的紅鬍子,使那些圖謀不軌的人,見了都會不寒而慄,不敢打擾鮑思高神父。

 

蒲切底的幾個兄弟,都是做泥水匠的 (嘉祿•蒲切底成為一名很成功的建築工頭);他們好幾次對他說:「如果你不願意做神父,那麼還留在青年中心裡幹什麼?鮑思高神父死了之後,你沒有一技在身,將來怎樣維持生活呢?」

 

他總是這樣回答:「鮑思高神父已經向我保證過了,即使他去世之後,我還能常有一塊麵包來過日子的。我覺得這樣為我很好。」

 

然而,這個年輕的男子 (一八五九年,他只有二十七歲),雖然不惜為鮑思高神父犧牲自己的生命,卻不想發願成為一個慈幼會士。

 

第一個進慈幼會的輔理修士,是若瑟•羅西 (Giuseppe Rossi)。一八六○年二月二日,慈幼會開會決議取錄他。從此,在慈幼會的詞彙裡,首次出現「輔理修士」這個名稱,意思就是「無神職的慈幼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