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慈幼大家庭內的弟兄姊妹、我心愛的青年人: 當我著筆寫這封公函時,心裡滿懷著喜悅之情,因為我有幸參加了上周日(10月28日)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所舉行的「冊封西班牙殉道者為真福品」慶典。上主賜給了我們63位新的真福,一如盧華神父所說:「神子們的聖德,正是慈父聖德的明證。」他們激勵我們要努力成聖,並以此作為生命的計劃,特別在現今的社會,我們更需要擁有那份藉著為他人服務而去為基督作證的激情。
澤菲林的聖德是慈幼青年靈修的表現和碩果,即喜樂、與耶穌和瑪利亞為友、盡好本份,以及為他人貢獻自己的靈修觀。澤菲林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首批傳教士怎樣忠信於鮑思高神父,延續他在華道角青年中心所做的工作,即培養年青聖者。我們今天要肩負並延伸這個重,特別在今日的世界,青少年極之需要有關生命意義清晰的啟迪,並在勇於作出抉擇和為他人服務時,將注意力集中於天主。 澤菲林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十九年,卻充滿著啟發性的故事。
在越瑪〔譯者按:地名〕時,澤菲林已是一位慈幼會備修生。一天,方濟•德薩沃神父看見他正在騎著馬奔馳玩耍時,便問他說:「澤菲林,你最喜歡什麼?」本以為他會給予有關馬術方面的答案,因為那正是阿勞干人最擅長的。然而,那位少年把馬勒住後,回答說:「我要成為一位神父!」之後,便馳騁遠去了。
他是慈幼青年靈修豐碩的果實。他的遺體現安放在阿根廷的默西德斯堡聖所內,因為他在阿根廷青年中,聖德昭著,享有盛名,他的墓穴更成了朝聖者的焦點。 澤菲林體驗到他家鄉馬布族人的苦難、悲痛和期望。就在他年青時代,精明的慈幼會教育者將福音送到他的族人那裡;他們打開心懷,欣然地接受了信仰。有一句話可以總結他整個的生命計劃:「我希望求學,好能將來幫助我的族人。」事實上,澤菲林渴望學習,成為一位司鐸,好返回自己的族人中,猶如他見到首批慈幼會傳教士所做的,幫助他們在文化及靈性上有所發展。 聖人絕不是一夥忽然在人類生命中略過的隕星;然而,他是恆久地在家庭中默默地孕育出來的,是他族人中的天之驕子。 澤菲林被列入真福品一事,確是邀請我們要「信任」年青人,甚至是那些剛剛接受信仰的青年,要在他們中發掘福音的果實,因為福音不但不會摧毀人性,反而藉著教育驚人的事工,使每個人都能夠塑造出基督的肖像。
當我們讚頌及感謝上主,賞賜給慈幼聖德鑲嵌畫裡的這片華麗小塊時,讓我們對青少年、對福音本位化,以及對預防教育法,重申我們的忠信。
在鮑思高神父內的,你們的總會長 查偉思神父 2007年11月1日諸聖節 羅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