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慈幼會中華會省於九龍進教之佑堂慶祝會祖聖若望鮑思高誕生195週年,並祝賀發願 / 晉鐸白金 / 鑽 / 金 / 銀禧紀念的慈幼大家庭會士及修女。當日,陳日君樞機親臨主禮感恩聖祭。慶典分為「五十年後再擁有」聖召推廣聚會、感恩聖祭及大家庭晚宴三部份,五百多位中華會省慈幼大家庭成員及信友參加了慶祝活動。
黃建軍修士鼓勵青少年不要輕易放棄理想。1949年他與弟弟黃建國神父及妹妹因戰亂逃難到香港,更流落至難民營,幸好遇見耶穌會一位神父,轉介到柴灣道慈幼學校讀書,。後因受到慈幼會備修院生活的吸引而加入了慈幼會修道的生活,聖召道路可算平坦,但亦有起伏。當年會考成績平平,自認未能在修院會內作出更好的服務,毅然一邊工作一邊努力學習。考好托福試後,被修會派往到美國進修,以優異成績畢業。回港後,先後服務香港仔工業學校及台南慈幼工商學校等,提倡「工字有出頭」。 孔智剛神父分享他在雷鳴道學校的一些遭遇。一個在其他學校無法呆下去的小學四年級學生獲特准進了學校,開學第一天就不知所蹤,好不容易找到了,卻躲在書桌下不肯出來,還好已是活動時間,便告訴他大家一起去游泳,他才肯探出頭來。一星期後,住宿生在週末要放假回家,小傢伙卻不肯走。孔神父表示喜歡青年所喜歡的,是鮑思高神父交給我們慈幼會士的一個錦囊。
最後,馮定華神父指出,在與青年同行中,會清晰見到天主的足跡。青年要跟隨聖召,要有聆聽天主聖言的能力。現今俗世有許多引誘,蒙蔽人的心靈,青年要多祈禱,與 大家庭聚會後,陳日君樞機主禮感恩祭,並藉此機會為多達 22 位慶祝發願/晉鐸禧年紀念的會士兄弟姊妹獻上祝禱。最後,大會設宴於囍慶酒樓,讓大家庭成員歡聚同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