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慈幼修士》由張恩鴻修士和張冠榮修士合力翻譯自Salesian
Brothers一書。)
第一日
(11月7日) |
《慈幼修士》12.1
C【27頁至31頁(18段至23段)】
12.1C
首批「慈幼輔理修士」
a)
一些事實
b)
發源地及職守
|
第二日
(11月8日) |
《慈幼修士》26.2,26.3,26.4【116
頁至120
頁(148段至155段)】
26.2
慈幼修士度俗世修士生活,其舉止言行正是慈幼精神A-F
26.3
會祖的精神、統一性之所在
26.4
英雄式般見證在俗慈幼聖德
|
第三日
(11月9日) |
《慈幼修士》2.4(24.1,24.2,24.3)【104頁至108頁(128段至135段)】
2.4 無聖職與聖職會士間基本的相互關係
24.1 聖召的相互性
24.2 兄弟關係之情的相互補足
24.3 身份相互及互補的影響
|
第四日
(11月10日) |
《慈幼修士》3.2(32.1,
32.2, 32.3, 32.4)【131頁至140頁(165段至175段)】
3.2 慈幼修士的聖召宗徒工作
32.2
今日經驗的描述
32.3 提供一些生活的模範
32.4 更深入解釋無聖職的特性
|
第六日
(11月12日) |
《慈幼修士》4,
4.0(40.1,40.2)&
4.1(41.1,41.2,41.3)【153頁至157頁(190段至195段)】
4.
培育大綱
4.0
引言
40.1 對培育的特別委身
40.2 更深入的理由
4.1
培育過程的整體內容
41.1 特別的內容
41.2 內容的編排
41.3 一個統一而又複雜的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