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大家庭港澳區中小學校監校長靈修營,於316 – 17日在長洲慈幼靜修院舉行。今年的主題是「慈幼會的使命與靈修」。 

是項活動首先通過不同環節,帶出作為教育工作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 校監、校長要成為眾人的福源,使每一位與他們接觸的人士蒙福。然而,如何為他人帶來福氣?這是教育工作領導者必須經常反思的問題。副會長馮定華神父引用鮑思高神父的說話︰「我們上天堂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下地獄也是一樣。」我們領導者言行帶來的影響,實在深遠。會長林仲偉神父亦提到,當我們拯救人靈時,自身亦同時是獲得拯救。因此,校監、校長在學校推行教育工作時,要多反思是否帶來福傳的果效、是否逐步帶領眾人與天主相遇? 

其實,並非只有教友才有資格福傳、帶領人認識天主;作為非教友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有教友的憐憫心腸,以基督的精神去拯救人靈,依然可以實踐教育與福傳的使命,並且同時亦帶來自身的皈依。會長感到欣慰的,是這份同心同德,已經浸淫在各位校監、校長的血脈當中。 

林神父在主題分享時說道︰「基督把祂最寶貴的東西給了我們,究竟我們又如何把這寶貴的東西帶出來。教育工作者很自然有一種傾向,就是時常想及學生,而甚少關顧自己。如果大家不會看顧自己,很多時會變得乾枯、耗盡。我們必需有一個堅強、穩固的內涵,作為後盾,加以發揮,就好像成為福源 - 一個永不乾枯的水泉。所以我們先要成為有福的人,才能將福傳給他人。」 

林神父提供了修德的四大方向。聖德是以不平凡的心去做平凡的事。第一,是要開開心心去做每一件事。開心是因為知道天主一直在支持,天主揀選我們做校長,一定予以成就。第二,是慈幼會最重要的兩個支柱︰聖體和聖母。聖體是所有恩寵的泉源,因此要多朝拜聖體, 仿似手機每天充電一樣。聖母是天主給我們最好的禮物,鮑思高神父說過「愛聖母就會知道什麼是奇蹟」。第三,是多唸短頌,把一切事與天主連繫,提升層次,不再為自己而生活,而是為基督而生活。最後,是充滿使命感,救得一個得一個,為報答耶穌對我們的愛。 

在最後的分享環節,參加者表示,感受到慈幼會對他們的愛,為他們安排了一個內容豐富、靜思及憩息的時間。平常的工作已經忙到透不過氣,根本沒有時間去調整心靈及教育目標。有時會為做而做,忽略了當初的教育理念。對第一次來的參加者,本來有點緊張,但很快亦能夠融入,因為感受到大家願意坦誠地分享經驗。此外,大家亦感受到這一個團體的凝聚力。短短一天的聚會,體會到一份團體的支持,擁有共同理想的力量,一年比一年感受深刻,有需要延續下去。


慈幼會中華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