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君樞機以禁食 為香港教育制度祈禱

編輯小組

慈幼會士 陳日君樞機於 2011 年 10 月 19 日 至 22 日,在香港筲箕灣慈幼修院大門外公開禁食(不吃東西,只喝礦泉水及領聖體) 72 小時,以表達對香港教育制度因 「 2004 年教育(修訂)條例 」(校本條例) 而受損的悲哀。

過去七年,天主教香港教區嘗試透過法律程序,阻止校本條例實施,但終審法院於 10 月 13 日駁回教區的上訴,終結了以法律釐清宗教團體真正辦學權的途徑。校本條例規定所有政府資助學校,必須成立「法團校董會」,取代現由辦學團體委任的校董會,使香港教會辦理的學校,完全脫離宗教學校辦學團體的控制,而將控制權交給只向政府負責的法團校董會。

陳樞機結束禁食後,在 10 月 22 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尊重終審庭的權威,我們接受其判詞的法律效力」,但不等於「承認我們的看法錯了」。他解釋只以禁食而不用「公民抗命」的方式來表達對裁決的悲哀,是想避免因不守法律而對天主教學校及學生造成影響。

陳樞機重申,《基本法》保障宗教團體有權按照 1997 年香港回歸之前的做法辦學,但《校本條例》卻嚴重損害了教會辦學的權利。而終審法官對宗教團體的辦學權「作了一個新的、極狹窄的解釋」,指《基本法》保證的只是辦學中的「宗教成分」,表現於具體活動上,如早禱及宗教課等。既然新法例沒有禁止這些活動,就不違反《基本法》。

陳樞機嚴正指出,《基本法》有關條文是關於辦學權利,「宗教倫理教育的內容和重要性,遠超一些狹義的宗教活動」。不過他表示,雖然教區打輸了官司,仍然不會輕易放棄辦學權,但不能保證將來有一天某些天主教學校「已不像天主教學校,我們因此被迫要退出」。

陳樞機現已 79 歲,並患有心臟病及糖尿病,健康備受關注,幸好縱使長時間禁食,健康狀況大致穩定正常,令信眾鬆一口氣。禁食期間,不同界別人士紛紛前來慈幼修院大門外支持,包括香港教區三名主教代表、數名香港立法會議員、教區及修會神父、教區信眾及普通市民。天主教香港教區正義和平委員會的成員則在樞機禁食期間,擔當保安及維持秩序的工作。

 

back 返回    


鮑思高家庭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