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 年度香港區及澳門區第三次牧民常會暨學校教育牧民聚會



2025年5月17日,2024–2025 年度香港區及澳門區「第三次牧民常會」暨「學校教育牧民聚會」分別於香港及澳門同步舉行,來自兩地慈幼家庭的院校、堂區及青年中心共二百多位慈幼會會士、校長、老師與牧民工作者齊聚一堂,探討新一年度的牧民方向與實踐。

聚會由慈幼青年牧民委員梁偉才神父主持,以聖言誦讀揭開序幕。隨後,省會長梁定國神父勉勵各與會者無論在學校或青年中心,都肩負共同使命:陪伴青年、服務青年。他引用今屆全會代表大會的主題——「對耶穌基督充滿熱情,委身服務青少年」,提醒大家,我們所做的工作不只是為青年,更要以耶穌基督為根基。

新任總會長歐達德神父亦提出當代牧民工作的兩項重大挑戰:一是人工智能(AI)時代的來臨。AI是工具,但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接觸」(Human Touch),這種人性的連繫正是慈幼教育的核心。二是生態教育。生態教育不應止於一次活動或報告,而是要長期實踐,讓青年活出關愛受造界的精神。梁神父強調,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要學會善用新媒體,正如聖方濟沙雷氏善用印刷術,鮑思高神父撰寫書籍傳揚信仰一樣,現代慈幼人也要勇於進入青年的「數碼操場」,與他們同行、傾聽與學習。

及後,梁偉才神父與與會者研讀今年的總會長贈言,主題為「以堅定的望德,與青年一起踏上朝聖之旅」。贈言回應了兩個重要時刻:普世教會的禧年的以及鮑思高神父派遣第一批傳教士前往阿根廷150週年紀念。

總會長邀請整個慈幼家庭深入反思:什麼是望德?望德不是被動等待的希望,而是錨定於基督的生命力量。正如聖保祿所言:「這希望,是我們靈魂的錨。」耶穌在十字架上承擔了人類的創傷,使我們的生命可以繫於那從天而來的繩索——天主的救恩。

望德促使我們奮鬥不懈,即使未見成果,也確信努力是有價值的。它是持久、堅韌與充滿願景的德行,給予我們在福傳中如先知般的勇氣與耐性。

鮑思高神父是活出望德的典範:他堅信天主臨在、信賴聖神的能力,並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厚的友誼;他的望德結出三項明顯果實:歡樂:非感官的娛樂,而是與主同在的內心喜樂;忍耐:在困境中交託天主、等待祂的安排;教育智慧:以勇毅、明智和廣闊的胸懷陪伴青年。

贈言中亦指出,早期傳教士遠赴美洲,他們懷著「工作、麵包與天堂」的信念,帶着望德邁向未知道路,並在日常生活與團體中活出信仰。這正是我們今日的榜樣。

總會長強調聖母的角色不可或缺。與聖母同行,是望德之路上的恩寵。要全心信賴她,將一切交託於她手中,讓基督常在我們生命的中心。

會議下半段,各地團體進行分享與討論,聚焦如何在地實踐25-26學年的牧民主題:「與青年在網絡世界點亮希望」。會省亦提出具體行動方向:對教育牧民團體:推動正面網絡文化、善用新媒體進行信仰見證、學習數碼牧民方法,加強教育與福傳的整合。對青年:推動學習《慈幼青年網絡使用守則》,強化媒體素養與福傳意識;鼓勵愛德服務與生態實踐,加強堅振後青年信仰培育。

願天主繼續引領慈幼家庭,在望德中同行、在牧民中發光,成為青年成長旅程中可靠的同伴與希望的見證人。

 
 

香港區相片集

 

澳門區相片

 

 

 
 

資料文件:

(1)2024-2025年度學校綜合年報 綜合報告(PDF)
(2)2025-2026_會省年曆 - 資料式(DOCX)
(3)2025-2026_會省年曆 - 橫列式(DOCX)
(4)24-25牧民常會簡報(PDF)
(5)24-25牧民常會03 會長的話(PDF)

 

更新日斯:2025/07/03

 
 
回到《牧民常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