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日誌 (7月26日)

IMG_1024

七月二十六日(三)

早上,我們到訪新堡鎮的聖安德肋堂,這裡是鮑思高神父初領聖體和舉行首祭的地方。

我們有幸在此舉行感恩祭,團長潘銘智神父在講道中提及,當鮑思高晉鐸並開始了青年工作後,每次回到這裡,為他來說都是神修上的休息,為重燃心火,令自己不忘初衷。

鮑思高神父「為追尋聖召,犧牲一切,奮不顧身」,我們又有沒有這份決心,願意為跟隨耶穌而犧牲一切?

潘神父帶領我們默想鮑思高神父的三個白色遺產:聖體、聖母和教宗。其中,「教宗」是教會的象徵,代表著一個具體的團體,我們如何在慈青團體中有更大的承擔?

彌撒後,梁定國神父給我們講解鮑思高神父在求學時期所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如何藉此困難教育自己、準備自己將來的使命。慈青經常說「以青年帶動青年」,也不應只停留在組織活動,更要善用每個機會教育我們所陪伴的青少年。

隨後,我們到訪了聖若瑟賈發束神父的故居,他是鮑思高的神師,也經常在背後支持鮑思高的青年工作。

我們在聖類斯慶禮院享用午餐後,當地的慈幼會神父帶我們遊走基愛里,即鮑思高神父打工、讀書和進修院的地方。

鮑思高神父會說這裡是他最快樂的十年時光,然而,作為一個貧窮的農村小孩,他在這裡所度過的生活也不容易。鮑思高所受的苦,正是為了準備將來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聖母拖著他的手經歷了這一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