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思高神父九日敬禮 第四天:1月25日(聖保祿歸化)

圖片 8
主 題:若望.鮑思高 – 傳教士
祈禱意向:為傳教士
閱讀材料:選讀《聖鮑思高傳【四】》(姚惠民神父譯)
 
【隆重的送別傳式】(第卅五章:首批傳教士)
 
1875年11月11日,鮑思高神父在聖母進教之佑大殿為首批傳教士舉行盛大的送別儀式。……晚禱結束後,鮑思高神父登上了講道台,向大殿內擠得水洩不通的群眾講了一篇十分動人的道理。他這樣說:
 
「我們的救主在升天前曾對他的使徒們說:『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救主的這些話,並非只是勸喻,而是一項命令。
 
「我們在我們的小範圍內,也要盡量執行救主的命令。目前已有中國、印度、澳洲及美洲各地要求我們前去傳教;但基於種種原因,尤其因為本會是一個新興的修會,我們選擇了南美阿根廷的傳教工作。此項工作我們已取得了教宗的同意,我們的傳教士在出發之前,曾前往羅馬向教宗致敬,並接受他的祝福;因此他們出外傳教,就像由救主親自派遣一樣。
 
「我特別敦囑你們,要關心許多義大利人的家庭慘況。你們將會發現,有無數兒童和成人生活在可悲的情形下,他們不識字、不會寫、對聖教會的要理一無所知。所以你們去吧!去找我們的這些兄弟吧!是貧窮和不幸,使他們離鄉背井,遷往外國的……。
 
「在一些文明地區的四周,住著許多野蠻民族的部落,基督的宗教從未滲入過這些部落。彭巴斯、巴塔哥尼亞、及附近一些島嶼形成了廣闊的地區,恐怕比整個歐洲還要大。
 
「可是在這些地區居住的民族對基督教會毫無認識,也不知道文明、貿易、宗教是何物。所以我們要祈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而且要派遣很多符合他心意的工人,好使基督的神國能及早臨現於這個地區。」
 
【終於進入巴塔哥尼亞傳教】(第五冊、第七章:夢授玄機)
 
一封於1879年4月27日由南美洲寄出來的信,向鮑思高神父報告說:「慈幼會士們已進入彭巴斯草原,跟那些尚未認識救主的土人們為伍。慈幼會士已和他們一起居住,跟他們談話,使他們感到救恩的功效。這並非只是夢想,而是一個我們久已期待的事實。……」
 
當獲悉自己的神子們終於能向巴塔哥尼亞的土人們傳播福音,鮑思高神父心中的喜悅確是難以形容的。……
 
范湼諾神父所採用的傳教方法,是「使越多越好的人來到慈幼會的會院。」在短短十個月內,他已開辦了兩所學校:一所男校、一所女校。男校收容了88名學生,其中也有幾個土人的孩子。
 
米拉內西奧神父卻採用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傳教方法,即:「前往居民家裡去找他們。」他騎著馬,到處去找土人,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已學會了土人的方言,能跟許多部族接觸,與他們締結深厚的友誼。
 
其實上述兩種傳教方法,彼此都是相輔相成的。越瑪和巴塔哥尼亞不久就成了培育中心,負責培植新生的一代,使當地的青年成為虔誠的信徒和優秀的公民。同時也成了傳教士的重要據點,把基督的福音繼續向四周的地區傳播。
 
反 思:
 
鮑思高神父叮囑首批前往南美洲的傳教士,希望他們牢記耶穌的命令:往普天下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這句話指明了為什麼要福傳和福傳的目標,因為耶穌以命令的方式讓門徒牢記福傳的使命,福傳的目標是讓我們接觸的人群特別是還沒有聽到過耶穌的外教人認識和接納基督,在基督內找到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從那時開始,鮑思高神父就已經希望他的傳教士能到中國、印度、澳洲及美洲各地。他首先選擇了南美洲,後來他的繼位人實踐了會祖的願望,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慈幼傳教士,把基督深愛青年的慈幼事業帶到了世界各地。所以每年11月11日和每月11日都是各團體關注的日子,紀念鮑思高神父這一偉大的時刻。
 
鮑思高神父還希望傳教士關注一些移民到那裡的義大利教友家庭,那裡的成人和兒童沒有文化知識,缺乏基本的教理知識。他們是出於貧窮和不幸,背井離鄉,移民國外。傳教士就是要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見證基督和教會對弱小羊群的關懷與幫助。今日傳教士也應考慮基於生意、求職、避難等等原因而移民他鄉的教友家庭,他們面臨的困境會更多、更複雜,傳教士應和他們一起面對和突破,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基督沒有遺棄他們,而和他們在一起。
 
對於不認識基督的民族,他們甚至還不知道文明,經濟極端落後,人生價值觀道德感敗壞,很值得我們關注。目前傳教士數量遠遠不及需要,我們應不斷地祈求莊稼的主人,派遣更多符合他心意的工人,把基督的神國及早地帶給還未認識基督的地區 – 特別是中國。
 
禱 文:
 
鮑思高神父,當你於1875年派遣首批慈幼會傳教士時,你十分渴望能夠親自與他們一起到傳教區去,雖然未能成願,你透過許多慈幼會及母佑會的傳教士,將基督對青少年的關愛帶給他們;藉著你的轉禱,使各地的慈幼大家庭的傳教士,以偉大的保祿宗徒的精神,秉承著會祖的願望,將基督的福音,透過教育及社會服務的工作,帶給更多仍未認識福音的民族,特別是神州大地的同胞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