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 牧民主題

牧民主題

牧民banner-2017

我們是一家

2017 – 2018 年度

2017年總會長贈言反思 (三月)

» 顯示內容

「家庭中,每位成員都有權利得到寬恕,而每人亦有能力寬恕,以建立及重建家庭。」

「每位家庭成員都有權利得到寬恕」

2017年的贈言中有一句話應該以粗體來突顯它的重要性,就是「每位家庭成員都有權利得到寬恕」,因為,寬恕是達致喜樂和真正和平的途徑。

我們都曾被別人的冒犯而受傷害,但同時也曾傷害別人,沒有人只單單給予或接受寬恕。即使離事件發生的時候相隔多年,當事人還會受一種低沉的氣氛影響,即生活在怨恨、仇視和憤怒中。當引致傷害的事情發生在家庭中,若然沒有寬恕,家庭會變得如地獄一般。

無疑,不少家庭的問題沿於「怨恨和難以寬恕」。我們可以做甚麼來解決這個悲痛的情況?教宗方濟各向家庭呼籲說:「我們應儘早治好因我們所做成的創傷,立即修補家庭中撕裂了的關係。若果待得太久,一切將變得更難以復修。有一道為治療創傷和避免互相謾罵的簡單祕訣:不要在一天完結前還沒有道歉修和,不必長篇大論,正如輕柔的呵護便已足夠:一個呵護,讓一切結束,再重新開始。」

總會長范達民神父在2017年的贈言中,提到家庭「需從錯誤中學習成家之道,這要求謙遜、諒解、寬恕和憐憫。」

「寬恕對我們的心理健康和靈性生命至關重要。」C. Vargas續寫:「沒有寬恕,家庭變成上演衝突的戲台和互相傷害的據點;沒有寬恕,家庭要生病了。」因此,總會長的話道出了一個基礎:「家庭中,每位成員都有權利得到寬恕,而每人亦有能力寬恕,以建立及重塑家庭。」

然而,我們應怎樣做,以寬恕重建家庭?「培養家庭有寬恕的能力 」、「提倡以互相寬恕作為新的開始」、「學習如何一起生活、互相體諒、道歉和寬恕」。

不過,總會長強調,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感到被天主無條件的愛所擁抱……祂的愛毫無限制。」

「家庭中,每位成員都有權利得到寬恕,而每人亦有能力寬恕,以建立及重塑家庭。」

總會長 范達民神父

» 收起內容

2017年總會長贈言反思 (四月)

» 顯示內容

愛是從信任引發出來的。不需要監視別人,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以防他們離我而去。反而,愛讓他人獲得自由,不要求監督一切,佔有和掌控對方。愛給予獨立、開放包容和自由的空間,因為沒有愛也沒有自由。(第四章)

觀看短片
教宗方濟各給家庭的五個建議

» 收起內容

2017年總會長贈言反思 (五月)

» 顯示內容

愛護他人

「家長的職責在於以正面的方法和細心的交談,促進子女的人性和靈性成長與德性培育 」(總會長)

15個月大的莉莉坐在超級市場的購物車上,目不轉睛地看著平板,而媽媽則忙於購物。莉莉沒有留意到那些紅蘋果或在貨架上陳列著她喜愛的早餐穀物。

每天放學後,小學三年級的傑森二話不說便衝著看電視,連續五小時,直至睡覺為止。

16歲的梅麗莎就讀高中三年級,去年她發出了3500個短訊(大概每日110個訊息)。

可惜,這些情景並不罕見,當世界環繞著顯示器運轉,它們亦變得平常無奇。今日若要引起青年人的注意,必須與智能電話比併。家長們問:「我們可以做甚麼?」「當我們告訴子女,希望大家一起做些事情,只落得爭執一場,他們最後還是回到電子產品那兒。」

今日,甚於以往,我們需要懷有鮑思高神父的教育理念。教育是正面的,家長不只是子女們心靈的監護人,他們需要「填補」那在孩子心中不斷成型的人性和靈性的空缺。在施予前,必須首先擁有它,正如沒有人能帶領別人前往他還未去過的地方。若要列出一個「懷有鮑思高神父的心」的家長和教育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將是無窮盡的:欣賞與感恩、溫和良善、有歸屬感、整潔有序、熱愛學習、負責任、自律、進取、喜樂、靈修和有信德。

» 收起內容

2017年總會長贈言反思 (六月)

» 顯示內容

以每日的儀式來構建家庭

總會長:「雖然須要付出,才能永恆地活出忠貞的愛情,但這是可能的,並且是一份欣喜的經驗,並且向生命開放。」

一家人同桌共食是一種家庭的儀式,猶如一對戀人共度周末那樣浪漫。

儀式能夠加固彼此間的關係,能夠團結人們,有時營造更牢固的家庭。今日的世界鼓吹著一種沒有永恆及肯定的急速歪風所影響,讓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受到削弱。因此,只要家庭的成員願意努力付出,藉著凝聚彼此間關係的儀式和傳統,才能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繫。這樣能在成員之間創建認同感及關係,他們能夠在家庭的核心中,找到安全感和穩定情感的保證。

猶如一些例行公事,不斷重複的儀式讓人都能夠預知。每一個人都明白所期待的,和每一個人的責任為何。

然而,這裡卻有一個重要的差別:當例行公事與儀式相比之下,在家庭中卻有著強烈的象徵意義。

每天早晨的穿衣是例行公事,在出門前與你的伴侶或孩子親吻是一種儀式。這是因為,與每天穿衣的例行公事相比,親吻本身包含著重要的價值。例如:它代表著:我愛你……我會記掛你。

主日的聚餐、一日結束後大家輕鬆一番、一起分享冰淇淋或咖啡,都是儀式的例子,而每一個家庭都有著它自己的儀式。

當孩子仍然小的時候,這些儀式與他們的成長拉上關係:哺育他們、幫他們沐浴、或催促他們去睡覺。當每一次一起做這些動作時,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更形牢固。

儀式變成父母和子女之間都能攫取的空間,肯定能夠找到與所愛的人作有意義的溝通,每日有特別的方式來加深情感之間的維繫。

最後,儀式代表著共融的珍貴時間,可以保證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和保護,從而找到安寧和平衡。它們讓我們感受到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提供給我們一個合適的地方作溝通,和彼此之間的維繫更形生動。

儀式的威力就在於此:甚至在對立的時候,營造相遇的機會;在冰釋前歉後,自然地加強彼此間的維繫。

» 收起內容

2017年總會長贈言反思 (七月)

» 顯示內容

親切,慈幼式的喜樂

在社會、家庭及周圍的環境中,我們都需要和藹親切;在青年人中更甚。我們要以渴求禮物般來懇求它,以德行般來使它增長,並透過舉止行動,有助於通傳天主的愛及建立關係。一切都肇始於善言美語,或那些敏銳的、和藹的、殷勤有禮的及富於愛心的關懷細節。

在保祿寫給弟茂德的書信中,他認為親切是十分重要的,並希望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可親可愛的。一個人從他的感情、溫和、體貼及慈愛的態度裡,才會讓人覺得他是值得去愛的。

鮑思高神父從他的經驗中得知,為青年的「教育學」來說,單純去關愛是不足夠的。「富教育意味的愛」要求更多;「讓自己成為被愛和可愛;即是將愛轉化成為慷慨及仁慈的行為及舉止,以友誼的方法,透過對話而建立親切融洽的關係,和一起生活的喜樂。」(節錄自:ACS 310, pp. 11-12)

到最後,靈修及宗徒事業的方法論,就是源自於「成為被愛」。

鮑思高神父渴望慈幼會士:「要學習怎樣讓自己被青年們所愛」,這是他最基本的教育提示。

和藹可親能產生平安,並具感染力,有能力「讓心靈放下戒心」;換句話說,親切能夠使人從負面的情緒中釋放出來,因為其他人在面對一個友善的舉止時,都會放下自己雙手及平靜下來。

» 收起內容

視訊資源

[huge_it_videogallery id=”8″]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