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進入大會的最後階段,編輯小組整理各小組及與會者個人對三個主題的內容所提交的意見,編寫文本。與會者再給予意見並進行意向性投票。
除了大會的會議時間外,也有不同的活動。
4月1日中午,進教之佑大殿廣場經過多月的維修後終於重開,同時,在紀念鮑思高神父宣聖九十一週年之際,總會長為大殿鐘樓的鐘及樓頂的天使舉行祝福禮。附近慈幼會及母佑會數間中、小學的學生也一起參與,主辦者更邀請了消防員架上雲梯為樓頂的天使掛上花冠,場面非常熱鬧。
晚上,大會舉行文化表演,不同的地區、會省或個人都使出渾身解數,展示各地的文化特色。東亞澳地區的會士以舞獅打響頭炮,各會士也穿上各地的服裝一起唱歌助興。其他會省或地區的會士也輪流上台表演唱歌,其中一位非洲的會士獻唱一首饒舌曲,帶來全場掌聲。最後,非洲地區的會士帶領全場唱跳 “Jambo Kakuna Matata”,把活動氣氛推到高峰。
2日晚上,舉行鮑思高神父信函朗讀表演。表演者以新頴的方式朗讀/背誦數篇鮑思高神父寫給不同人士的信件內容,在信中鮑思高神父鼓勵或解答他們的疑問。表演者讓聽眾感受到鮑思高神父的內修及對不同人士的關愛。
3日下午,在進教之佑大殿廣場為GC29參與者拍照。大家都穿上正裝拍攝留念。
晚上,前東亞澳區議員阮盛福神父為歡迎新任議員 Fr. MATTHEWS William,邀請區內的與會者到中國餐館晚宴。有卅位會士赴宴,高興非常。
4日晚,進教之佑大殿的歌詠團及另一堂區的管弦樂團為與會者舉行了一個音樂會,演唱及演奏了多首古典樂曲及現代的宗教歌曲。
5日晚,大會安排與會者到都靈主教座堂晚禱。總部議員藉機與都靈主教會面問好。
6日,七十多位與會者到Mathi及Lanzo朝聖。鮑思高神父曾經在Mathi開設造紙廠,為慈幼會印刷事業提供紙張,但之後已停辦,現今由一大造紙機構營運,慶幸他們仍保留鮑思高神父所用過的房間及聖堂。
另外,慈幼會在Lanzo曾開設學校,亦在這裡舉行第一次全會代表大會。可借這所學校現已關閉。 Lanzo的Santuario di S’Ignazio則是鮑思高神父由「司鐸培養院」時期開始近卅年之久,每年暑假到來參與退省的地方,相信鮑思高的牧民事業也是在這裡祈禱時得到肯定。領隊在總結時提醒會士,週年退省的重要,是一個個人更新,走近天主以及做辨別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