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長訊息
我夢想著一個懷著福傳心火的慈幼家庭
范達民神父
第147批傳教士的派遣禮,表明上主一直愛護祂所願意創造的世人,而我們慈幼家庭也深深感受到天主的溫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充滿著我們。正是這圓滿的愛,前來流溢於我們身上,並喚起我們作出忠信到底的回應。
華道角再次見證了新傳教士出發那天的喜悅與感動。1875年11月11日,鮑思高神父派遣首批傳教士到阿根廷巴塔哥尼亞。這充滿傳奇色彩的「首批外派傳教士」,由年輕勇毅的賈利哀勞帶領著。我們都清楚知道,鮑思高自小就夢想著成為外派傳教士。然而,一直在聖召辨別的道路上,陪伴著鮑思高的賈發束神父,否定了這個想法,並告訴他出外傳教不適合他。2016年9月25日,我主持了第147批,共43名傳教士的派遣禮,當中包括修道者及平信徒,因為鮑思高那「秘密」的夢從無間斷,即使兩次沉痛的世界大戰也無法阻止。
現在,18名年輕的慈幼會士及17名母佑會修女,離開祖國及他們所鍾愛的人,遠赴世界不同角落。陪同他們進行一年社會及福傳服務的,還有7名年青(6女1男)。當然,修道者的抉擇是「終身的」。他們奉獻一生:陪伴在貧苦及遭遺棄的人身旁;與其他在艱苦中奮鬥的慈幼會士及修女一起。他們作為教會的一份子,這樣慷慨犧牲,是因為天主就是與祂受苦的子女在一起。
他們彷彿向人們宣告著,上主一直愛護祂所願意創造的世人,而我們慈幼家庭也深深感受到天主的溫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充滿著我們。正是這圓滿的愛,前來流溢於我們身上,並喚起我們作出忠信到底的回應。因此,我告訴我們的傳教士,我夢想著的,就是佩帶上四片「花瓣」的福傳慈幼家庭。
成為人類的傳教士
在世界進行福傳工作,並不是要壓服他人。我們作為傳教士,要與迎接我們的人分享生命。我們是服務他人的傳教士,不論順境或逆境。我們給予飢餓者食物,給口渴者水喝,不求回報,是因為這是善事。
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閉幕時,真福保祿六世強調,大公會議的信理都是指著同一方向:「服務人類,即在各種環境下的人,每個處於弱勢者及有需要者。」如今我在都靈大殿中這樣說:「你們接受派遣,服務在路途上所遇到的男女:他們都不盡相同,有他們富饒的文化、家族淵源,有他們的夢想,有他們的困苦,並有他們的希望。你們必須帶同那從你的家庭、你的文化中,所領受的人文精神,以及那在信任主耶穌的密切關係中,每天滋養著你們的的深奧精神。」
成為慈悲與友愛的傳教士
我夢想中的第二片花瓣就是第一片的結果,正如我對接受派遣的人說:「因為你們是人道的傳教士,我邀請你們成為慈悲與友愛的傳教士。今天整個世界充滿各種痛苦。你們會找到戰禍、分裂、嚴重的貧困;逃難、飢餓、生病、遭遺棄的人。你們也會遇上種族主義及排外主義的事件,然而你們必須為人帶來和平、發展、寬恕、友愛的訊息──不僅只是以言談或講道,卻要以你們自己的生命、你們日常生活的方式,以及用你們的見證。在受苦的人,或是在痛苦匱乏的環境面前,根本沒有所謂的慈幼『中立』。我們必須迅速回應,盡力在他們的生活中陪伴他們,與他們共同尋求解決辦法。此外,我們的回應必須常是基於福音、人性尊嚴及對生命及天主造世的尊重。世界極需友愛及手足情誼啊!」
成為服務「最微未者」的傳教士
今天,成為慈幼傳教士意味著要懷著服務「最微末」及「最弱小」者的眼目及心神。我對傳教士說:「我由衷規勸你們:張開你們的眼睛,關切地注視人們;敞開心靈及雙臂,接納他們;勇敢地為他們奉獻一生。正如鮑思高神父一樣,你們可走近所有人,但你們必須時常向那些『最微末』者打開你們的心,你們也必須時常為他們服務。我邀請你們,向眾多身處危險、痛苦及困境的人敞開心靈;親近那些無法為自己發聲的人;幫助他們爭取應得的公義;以友愛及共融關顧被生命傷害的人;與冷漠保持距離──冷漠遠比袖手旁觀更不堪──這無疑在羞辱人。」
對那些「最微末」者而言,我們固然不應忽視他們所需的援助,然而我們從鮑思高神父身上學到,傳揚耶穌的福音也是不能忽略的,就是祂向我們講述了美善慈悲的天主是我們的大父。鮑思高神父首要的身份,是一位心靈充滿天主的司鐸,懷著教育者的心,時常尋求在青年中提升天主臨在、信任天主的意識。
成為傳教士,因為你們是門徒
不要忘記我們成為傳教士的緣由和力量,是來自門徒的身份。我們基本上是福傳的門徒,充滿信仰的團體的成員,認真地遵從耶穌的命令,以祂的名字教導人以及使萬民認識這位慈悲忠信的天主,祂深愛祂在世上的每一位子女。
我們也是有逾百年歷史傳統的慈幼家庭繼承人。
天主的慈悲首先向最貧苦及最有需要者顯示出來,讓我們勇敢地宣揚這位無限慈悲而自願獻出自己的天主。
願瑪利亞、我們的導師及助佑、慈悲之母,每天及亦步亦趨地陪伴著你們。向她學習關心窮人的需要,尤其最貧困的男童、女童及青年,我確信你們在心裡記掛著他們。向她學習,讚揚天主在世界上每個角落、各文化及各國家中所作的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