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世界之窗
親愛的會士、親愛的朋友:
這一年2019年,我們紮根於總會長的贈言-「聖德也是為你們的」-我邀請你們重新發現教宗在《你們歡喜踴躍吧!》宗座勸諭中所提到的真福八端。的確,我們可以為每一項真福,從慈幼傳教的角度加以詮釋和應用。並且
這是首要的: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心裡貧窮;這就是聖德。」(GE 70)
這是我們的挑戰-成為神貧的慈幼傳教士。這精神上的貧窮,一如在鮑思高神父的十鑽奇夢中,有其明顯和隱藏兩方面。首先,明顯的是「工作與節制」,每天取其餘,真正喜愛個人貧窮的生活:「讓世界知道你們在衣、食、住方面是貧乏的」(鮑思高神父給首批傳教士)。可是,這神貧精神有其隱藏的鑽石、它的內在秘密:「祂卻成了貧窮,好使我們因著祂的貧窮而成為富有的。」(聖保祿,憲 72)因此,請在心靈上保持貧窮;這是每位慈幼傳教士最寶貴的秘密。
慈幼會Guillermo Basañes神父
「取其餘」是鮑思高神父座右銘的一部份,然而,他也是非常實際、腳踏實地的。他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籌款者,旨為服務他的「貧窮和被遺棄的孩子」。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籌款家。這方面,我們也已經效法了他。
人類的價值觀、態度和思維正在迅速發展。今天的捐贈者擁有技術,以確保他們辛苦賺來的金錢得到妥善運用。傳教辦公室(Procura)動員了慈幼會會士所需的部分資源。它是我們通向世界的窗口,不斷營造慈幼會會士和公眾間的互動。
傳教部門於2019年1月17日至19日,在羅馬舉行了一次有關傳教辦公室的世界會議。來自45個國家54個會省的89位慈幼會會士和合作者,參加了是次會議。我們從宗徒工作、教會職務、邁向聖德途徑的角度,反思如何調撥資源。我們研讀了教會的社會訓導和有關慈幼會特色的籌款工作。我們鎖定了我們的價值觀、原則和工作標準。我們找尋方法,以滿全培育會士的實際需要。
我們加強了彼此之間的聯繫,分享了所面對的挑戰,並且互相學習。
總財務長分享了有關修會財務狀況的資訊,以及我們管理財務的策略。傳教總部議員強調了我們作為傳教修會的首要任務。總會長與我們共度了一整天,以他的遠見啟發我們,並通過他的積極參與,熾熱了我們的心火。
慈幼會George Menamparampil神父
傳教士的喜樂與挑戰
我記得很清楚我在Ba Thon做初學生的時候。Francis Nhat神父(在非洲的傳教士)正在準備他在越南的晉鐸事宜。一天,他與我們分享了他在南蘇丹的傳教工作。我的心被觸動了,並且對自己說:「我要成為往其他民族的傳教士!」 即使這種渴望已經在我心中燃燒著,我還是必須先完成學業。與此同時,我更加努力地接觸團體的其他成員,因為我知道,作為一個傳教士,如果我想傳教生活結出豐盛的果實,我需要接觸不同類型的人士。
任何人要實踐傳教使命,非常重要的,是要從四週環境和青年人那裡
去學習。青年人的需要和敏感度,豐富了我們,並在我們內孕育牧者心。如果我們不能互相理解,就不能互相扶持。
無論是在東亞或是西非,我都能看到人們有不同的性格。來自東方的人士更具反思能力,而在西非的人士則性格較外向。所有非洲人都非常友善和善於交際。最大的優點是,我們傳教士在非洲總是非常受歡迎的。
我發現非洲的青年人,以勇氣和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的困難。這些困難塑造了整個人,幫助他們變得更加積極,不會錯過任何機遇。這些青年人為自己的權利而奮鬥;他們投入運動時非常精力旺盛。在會議上,他們自然地交談和表達自己的看法,不用怕懼其他同學的想法。
為未來傳教士的一些建議:
– 當你被派去傳教時,不要驚訝你所看到的現實與你所想像的不同。以開放的心態來完成你的傳教使命。
– 學會照顧好自己和他人,因為我們不應指望別人照顧我們!試著擔心別人;然後你會發現更容易融化他們的「硬」心,並成為他們的朋友。
– 分享你的意見,並謙卑地表達。提出建立團體的建議。確保在會議結束時處理了所有問題。
– 如果我在結束之前沒有祈禱,我覺得是錯過了傳教生活的整個目標。當然,當我遇到困難時,我第一個便是與天主交談,而且祂是最了解我的。同樣正確的是,當我過著幸福時刻的時候,天主是我分享快樂的第一個人!
慈幼會Thomas Hui神父
在尼日利亞傳教的越南傳教士
慈幼傳教聖德的見證
慈幼會 Pierluigi Cameroni 神父,聖人列品個案負責人
聖加里斯多‧高惠黎神父(1903-1930)與聖類斯‧雷鳴道主教於中國殉道。1929年5月29日高惠黎晉鐸的那天,他給母親寫了這些先知話語:「除了祈禱,不要再考慮任何其他事情,使我可以成為被祝聖的神父,完全獻身於主,成為身邊人士的好榜樣。我當神父的時間或長或短?我不知道,但重要的是我做得好。這樣當我到主的面前時,我能自豪地說,我已經將祂所賜給我的恩賜,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