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朋友和慈幼會士 :
我們生活在一個「雙重的世界」。一方面,我們慈幼會士感到「財產不斷遞增」,另一方面,「不平等又不斷加深」。我們的青年中心意識到需要伸出援手,但往往缺乏資源(人力及金錢)。作為青年的「擁護者」,我們需要以更徹底和誠實的方法兌現我們的承諾,並常記得主基督正在每一位青年身上等待我們。
如果我們有著這個信念,都會為我們的計劃找到資助。要知道「慈幼經濟模式」能否發揮它本身的果效,那就要看我們能否向他人展示天主在這個世界的足跡,這就是最重要的事!
總財務長
苗尚博修士
傳 教 士 與 金 錢
年青傳教士:「我們要小心金錢!那是魔鬼的糞便!」年長傳教士:「對呀,我們要利用它來為傳教的土壤施肥。」
可以有幾個方法獲得這些資源:
人不會因發願修道或晉鐸而在生理上有大的改變,傳教士的需要與其他人無異。他福傳的人群也有他們的需要,往往因缺乏金錢,一些基本的需要未能得到滿足。物質上的支援為傳教士必不可少。
1. 傳教士可善用已有的土地、建築物及其他財產賺取收入,亦可從提供的服務中收取費用(如:學費、特許使用徵費);
2. 他可以與民事機構商討,獲益於政府在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計劃;
3. 不少公司和財團意識到「回饋社會」的需要,它們會支持傳教士的工作;
4. 很多慈善基金、信託基金和組織願意捐款支持好的計劃,有一些更資助宗教活動;
5. 其他:捐款及堂區的奉獻、定期的和特別收集的,或專為特定服務的。
一位好的傳教士從以上不同的渠道得到資助,他需要區分這些錢的來源,他避免表現得有如一個商人多於傳教士,或被視為買賣聖事及祈禱,或接受貪污者或從事具道德爭議行為的公司的捐款。
這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保持透明度,尊重捐贈者的意願,明智地運用所擁有的金錢。如果傳教士對於他的使命充滿熱誠,服務最貧窮者,又儉樸、開誠布公和有效率,別人會賞識他,金錢會流向他。金錢固然為實現他的傳教使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它只是工具,它不能取代真正的傳教目標:將天主的愛反映給祂的孩子。
慈幼會 George MC Menamparampil 神父
慈幼傳教使命互助組織
反省及分享
在我的生活中,如何可以更儉樸?
我如何運用那麼為幫助別人而交託給我的金錢?
「前往那裏, 我非常樂觀⋯⋯」
Dieudonné,為甚麼你想前往東亞區?
你如何準備自己?
其實,我沒有選擇,甚至沒有想過東亞會成為我傳教的目的地。當我在2020年8月6日,耶穌顯聖容的慶日,得知被派往東亞,我告訴自己,那裏正是天主需要我的地方,我祈禱並將傳教使命交托給聖母、慈幼殉道聖人聖雷鳴道及聖高惠黎。我在心靈上準備自己,為著面向萬民的傳教使命,而離開我的家庭、國家和非洲大陸。我對東亞的認識不多,正思考融入的過程會否容易,我知道要學習一種最困難的語言。說實話,我是擔心的。與此同時,正加緊學習基本的英語,因為在我要前往的地方,都需要使用英語。
你的家人如何反應?
我生於公教家庭,父母都是教友,他們還健在。 我是六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的,三男三女,都有自己的家庭。當我告之將要前往東亞,父母和兄弟姊妹即時的反應是:「為什麼他們派你到那麼遠的地方?」我打趣地回應:「跟誰相距遠呢?」為更緊密地跟隨主基督,地理上的距離並不算什麼,我只希望他們 為我祈禱。
你有很多傳教士小組的經驗,那是怎樣的?
這些傳教士小組由幾個年青的基督徒組成,他們都熱衷於參與主基督對世人那份愛的命令。當我在剛果接受初期培育的時候,曾參與Kansebula, Uvira及Goma的傳教士小組。這些小組,讓我更接近他人,尤其那些需要幫助的,我也從其他已經多年離鄉背井、投身傳教工作的慈幼會士身上,發現豐富的傳教士經驗。我相信這些小組有助培育一份傳教士的視野。
慈幼會士Dieudonné Mulongoy修生
生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盧本巴希(Lubumbashi),自小便認識慈幼會士,曾就讀母佑會的學校。23歲時,在中非會省(AFC)宣發初願成為慈幼會士。現在仍身在剛果,接受修會的初期培育,已完成哲學及教育學課程。作為第151屆被派遣的傳教士,他將前往東亞。
論壇
全球貧窮情況概覽
全球百分之9.2的人口,即6億8千9百萬人,生活在極端的貧窮中。13億人在107個發展中國家則生活在不同幅度的貧窮。
極端貧窮 – 每人每日的生活費為1.9美元(1.6毆羅)或更少。
絕對貧窮 – 當一個人不能支付為營養、衣物及居住的最低需求。
相對貧窮 – 家庭的收入比國家入息中位數少百分之50或60。
不同幅度的貧窮 – 缺乏供電、潔淨的食水的家庭,或家中沒有人曾完成六年的教育。貧窮不一定只與收入有關。
五月 慈幼傳教 祈禱意向
金融世界
援助基金得以書南非、萊索托及埃斯瓦蒂尼公平地分配和管理
願掌管金融者與各國政府合作,維持金融秩序,保護國民免受其所造成的危險。〔教宗方濟各祈禱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