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傳教策勵通訊【2024/07】

 親愛的朋友,

一位醫生神父跟我分享時指出醫生的首要任務並非醫治而是先關顧。醫生只能醫治可以治癒的人。而關顧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而大部份的人,不論健康或病弱,都需要被關顧。 

我記得被派遣到有危險的青年那裡。不只是我們所提供的制度和服務,而是我投放給他們的愛與關懷為他們帶來的轉變。 

我親愛旳朋友,我誠邀你成為無時無刻都關懷別人的人。同時,這也是自我關顧的邀請。在我們懂得照顧自己時才能照顧他人。健康的自愛是重要和需要的。甚至耶穌也被肯定認為是天主的愛子。

讓我們時常記得我們都是為天主所鍾愛的。

摯愛你們的

慈幼會Raymond Callo 修士

培育部門成員

 天主忠僕 公斯坦蒂諾范德梅神父,宗徒傳教士

 在1924年3月15日公斯坦蒂諾范德梅執事在米蘭安布羅西亞總教區神學院的小聖堂被米蘭輔理主教喬瓦尼毛里祝聖為神父。

熾熱地為光榮天主和宗徒工作的主題,強烈地展現在天主的忠僕寫給母親Elena Flori的信中:「你又告訴我,你把你的兒子託付給進教之佑聖母;很好,他正在她手中。我感覺到這種偏愛,每天我都用手觸摸她。我覺得她用一種溫柔的眼神包裹著我,這不單是母性;我覺得她在所有事情上都親自指導著我。因此,我總是快樂和平安,堅信周遭我所遇到的事都是為了我更大的益處。母親,願這也是你的信念……」(1923年5月19的信函)。

公斯坦蒂諾神父,一位剛晉鐸半年的神父,於1924年10月5日在華度角,在聖母進教之佑大殿,接受了傳教十字架。在11月30日前往位於印度東北部的亞薩姆、鄰近西藏中國邊境山區,也是卡西和金地亞部落的地方。他到訪村落,沿著崎嶇疲乏的山路,不分種族或宗教與家庭和孩子會面,開始慈幼會式的慶禮院,讓廣泛的人認識耶穌和祂的福音——這是他的使命,為了天主的榮耀和靈魂的救贖,他以完全的奉獻生活作禮物,直到1957年1月30日在Dibrugarh生命的終結。不只他所施洗和皈依的教徒人數看似傳奇。他這個不平凡的使命所結的碩果至今仍令我們感到敬畏。

他到印度前所寫的話語意義深遠:『我在慈母進教之佑與耶穌聖心眷顧下寫下這些。我將一切都託付給祂們,因為祂們就是我所有的遺產與偉大的財富。我生於貧乏,成長於貧困,但對耶穌的愛,帶領我走向更偉大更嚴苛的手足同心的貧乏,放棄一切,完整的一切,以神聖發願加入虔敬的聖方濟各沙雷氏修會,作天主的僕人。

Fr. Pierluigi Cameroni SDB
General Postulator

反思和分享

 我如何可以在我的所在地成為宗徒傳教士?

我真正的遺產和財富是什麼?

在斐濟幫助新移民的
慈幼會士

親愛的Taisali神父,慈幼會士在斐濟服務的人民的實況是如何?

首先,我們位於蘇瓦市外的納西努區。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郊區。大多數住在這裡的人都是來自外島和農村地區的城市移民,明顯地他們搬到這裡的原因——教育、工作和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幸的是,這些人當中大多數都是擅自佔有土地的,因為他們買不起土地或蓋不起好的房子。生活條件非常惡劣和不健康。因此,我們在一個由收入相當低的工人階級組成的教區工作——值得關注其中一部分是失業的青年。那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印第安人、拉比安人和羅圖曼人後裔的多種族社區。

在你工作中有沒有機會或空間去關注那些病弱者?

基本上,我們無法參與或為病弱者提供所有援助,特別是經濟援助,但我們會為病弱者施行病人聖事並每週帶聖體給他們。

在斐濟的慈幼會士最需要的是什麼?

老實說,我們需要經濟援助來興建我們的第一所聖堂。我們的教區是新的,是在2017年成立。從那時起,我們一直在籌募興建我們第一間聖堂。我們花了八年時間才把地基做好——這清晰地顯示,我們的教友負擔不起建造的費用。而我們慈幼會不想給我們的團體增加更多的負擔,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然而,他們如此熱衷地興建自己的聖堂。其次,許多家庭是擅自佔地者,沒有廁所和淋浴間等衛生設施。我們確實希望幫助他們,但我們沒有這樣做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