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慈幼大家庭08-09學年的第一次牧民常會於十月十八日早上假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禮堂舉行,出席者包括慈幼大家庭十九間中小學的五十多位會士、修女、老師及牧民助理。 在聚會開始祈禱中,大家一起聆聽瑪竇13:3-9「撒種的比喻」,祈求天主協助在青年身上結出百倍的果實。

 

之後,慈幼青年牧民團副團長梁偉才神父講解如何實踐今年的牧民主題:效法鮑聖心教育青年。他指出推動「慈幼青年運動」就是一個好方法讓青年去帶領青年。而「慈青」泛指所有在慈幼大家庭內接受教育或在其各機構內服務的青年,然而,並非所有青年都認同這身份。所以,狹義來說,那些願意分享鮑思高神恩,願意服務青年,帶領青年認識天主的年青人,也就是各院校或堂區的慈青善會會員本身就是「慈青」。「慈青」並非一個組織或團體,而是一個身份,一個以鮑思高神父的方法去成聖的身份。

接著,與會者透過熱身遊戲打破了隔膜,在輕鬆的氣氛下開始分享環節。與會者分成小組去探討關於慈青善會聚會中要培養的元素、聚會流程以及慈青會員在院校及堂區中應有的角色。大家都把自己的帶組經驗、成功與困難與其他人分享,使大家得益不少。

 

完結前,慈青牧民辦事處也簡介了有關鮑思高神父的一些資源教材。而慈幼青年牧民團團長兼中華會省副省會長馮定華神父向與會者設了三個反思問題,去分辨自己的善會是否成功。

  • 善會會員能夠在善會中找到朋友嗎?

  • 善會學生會為「慈青」身份引以為榮嗎?

  • 學生認為老師愛他們嗎?

最後,大家一起藉著會祖的轉禱,把青年奉獻給天主,也為本學年的工作獻上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