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區『第三次牧民常會』暨『學校教育牧民聚會』
21-22 年度香港區及澳門區『第三次牧民常會』暨『學校教育牧民聚會』於5月21日於網上舉行。與會者有來自港澳區慈幼家庭院校、堂區及青年中心合共二百多位慈幼會會士、校長、老師及牧民工作者出席,主題為「2021-2022總會長贈言: 一切發自愛,非出於勉強」。
牧民常會由慈幼青年牧民委員梁偉才神父帶領與會者以聖言誦讀作開始。第一部份梁神父講解了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 PC22《會省教育牧民方案》簡介及2021-2022年慈幼會各學校綜合年報。當中提及院校善會人數下降,希望各院校在未來一年能增加善會及善會會員的數目,使更多青年能把善的訊息帶給其他青年。
及後梁神父介紹總會長范達民神父新一年的贈言「一切發自愛,非出於勉強」及牧民主題「愛.喜樂地善盡本份」。梁神父深入剖析總會長的贈言,綜合了沙雷氏和鮑思高神父相似的七項重點及與會者可以實踐的具體行動。
1. 不倚重壓抑、不側重禁制,自由是天主的恩賜
2. 天主在人心內的臨現:人心靈深處蘊藏著對天主傾慕的意願
3. 在天主內的生活: 使教育者和青少年共融在一種獨特的生活經驗裡
4. 溫和及友善地相處: 與青少年形成一個家庭,彼此信任,坦誠交往
5. 無條件的愛、無盡的愛: 接觸青少年時,我們效法天主的忍耐, 接納他們自律自主的不同狀況
6. 神修指導的需要: 陪同他們建立堅定的信仰
7. 最終是「一切發自愛」: 使他們在那成長的複雜過程中,遂步達至自主,在人格及信仰上成長。
梁神父以兩位巨匠一脈相承的慈幼神恩提醒與會者應尊重個人的自由及在福傳中,保持一份友好的臨在,要堅信每一位青年心中都懷有善意及相信每個人都有與主相遇的能力。每天應善盡本份,與天主建立關係及在日常生活中修德。要把天主那無條件的愛, 成為愛德服務和牧靈熱忱的核心和動力。在陪伴青年時,把對基督的愛, 化作對青少年的愛,與被陪伴者建立一種超性的友誼,一起走成聖的路。最後鼓勵大家要努力傳揚慈幼精神及「華道角選擇」。
小組討論分享環節中,各與會者積極參與討論,分享經驗和進行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贈言的重點。特別反思如深化認識天主教價值及沙雷氏神修、鞏固教育牧民團體,照顧後疫情中青年的物質及精神需要、深化認識天主教價值及沙雷氏神修及照顧後疫情中青年的物質及精神需要。
最後,祈求天父因沙雷氏的轉求,賞賜各教育牧民團體的成員效法沙雷氏的芳表追隨沙雷氏的芳表,以天父的溫良和愛教育及陪伴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