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文

(1)香港仔兒童工藝院的籌備工作

早於1923年,已有建議,由慈幼會在香港籌辦一所工業學校。兩年後的省(廣東省)港大罷工(1925-1927)卻令進度受阻,直到1935年學校才正式運作。

1925年4月30日,耿其光神父致函副總會長李嘉堂神父,匯報香港政府正準備立法,禁止僱用16歲以下童工,並考慮開辦一所工業學校。儘管為此所成立的委員會,成員均非天主教徒,他們卻認真考慮由天主教慈幼會玉成其事。

委員會後來達成共識,將來的學校要以取錄華籍學生,尤其是家境清貧者為主,學校同時要容許學生有選擇信仰的自由。1925年5月12日,在葡萄牙籍人士諾朗夏先生(Mr. Noronha)的提議下,建校委員會成員前往澳門參觀慈幼會所辦的無原罪工藝學校。一同前行的包括華民政務司卓民伉儷(Mr. & Mrs. Tratman,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何東、馮平山、李右泉、黃廣田、杜四端、羅旭龢、周壽臣、鄧志昂及李榮光等。

委員會成員對這次訪問印象深刻,其中的華籍委員在回港後,提出兩點:第一,慈幼會所辦的學校運作得很好,無需再考慮別的辦學團體;第二,政府原先選址在赤柱,但地方不夠大,請求政府另撥一塊比較大的學校用地。

但前述的省港大罷工,令兒童工藝院的進度滯後,反而慈幼會在1927年先接辦西區聖類斯學校,成為在香港傳教事業的開始。

(2)慈幼會接辦香港聖類斯學校

1863年,西環感化院(West Point Reformatory)、後來的西環養正院(West Point Institution)成立。在1927年10月,慈幼會接收學校之前,學校先後由教區、喇沙會(The La Salle Brothers)、瑪利諾會(Maryknoll Fathers)管理。1926年3月,香港教區提出由慈幼會接辦學校。1927年9月8日,由特別視察員李嘉堂神父,與恩理覺主教(Msgr. Enrico Valtorta)簽訂合作協議。一個月後,慈幼會正式接管這所位於第三街的聖類斯工藝學校,第一任院長是金以義神父。

在慈幼會接管時,校內小堂安放有一座葡國人所尊敬的聖安多尼像。當時的小堂,同時被用作區內葡國人和中國籍天主教徒的本堂,直到1953年,聖安多尼堂在薄扶林道建成為止。

1928年1月,紀勵志神父(Fr. Giuseppe Kerec)來到聖類斯學校當財務和教務主任,馬之驥神父出任神師及聖安多尼堂主任。9月,博斯奧神父接任教務主任。1931年,霍歷耕神父(Fr. David Hourigan)及三位修士亦加入了教職員的隊伍。1932年2月,霍神父被調離,韋助力神父(Fr. Theodore Wieczorek)出任會省財務長及聖安多尼堂的神師及主任。同年3月,達活穌神父出任教務主任,並在隨後幾年出任財務主任。金以義神父後來被調往香港仔的新學校,由韋助力神父接替了他在聖類斯學校的院長職位,但韋神父因健康問題,任職院長僅一年時間。

(3)香港仔兒童工藝院開幕

1929年3月29日,慈幼會中華會省會長耿其光神父提出方案,重推香港仔兒童工藝院計劃,謝家寶先生估計單是建築費即需要大約10萬港元。1930年1月,耿會長與輔政司夏理德先生(Mr. Halifax, the Colonial Secretary)及兩名華商馮平山及李右泉會面,商議將香港仔大成紙廠的空置廠房轉為學校的可能,當時紙廠所在地屬政府物業。

同年6月,新任省會長畢少懷神父來港,向一名機電工程師諮詢使用空置廠房作學校用途的可行性。到10月,政府另外成立一個委員會探討香港設立工業學校的可能;同時向倫敦尋求更改紙廠用途的批准,緊接著成立一個官方委員會。

到籌建的最後階段,發覺整個計劃共需港幣40萬元款項,何東及馮平山兩位恩人先各捐10萬,李右泉及鄧肇堅等多位恩人捐出餘下所需的20萬元,工藝院的籌建計劃得以成功。

至於香港仔兒童工藝院的官式開幕禮,則在1935年3月26日由香港總督貝璐爵士( Sir William Peel )主持。

(4)慈幼會修院的籌建

位於香島道1號的慈幼會修院,原本是兩座別墅,在1930年由慈幼會購入,預備用作培育會士之用。後來拆卸了其中一座,兩座新翼先後在1932年及1939年建成。修生的培育,先後在韶州、澳門及香港聖類斯學校。1930年12月,10名神學生遷入,他們是:陳基慈(Mario Acquistapace)、林時晴(Mario Rassiga)、武幼安(Pietro Pomati)、余佩麒(Ercole Tiberi)、查其威(Mario Calvi)、霍歷耕、梅素明(Richard Musso)、施國義(William Schutzdeller)、蘇冠明及魏華理(Giuseppe Noel Avalle)。

1931年,修院正式成為法定團體,同年5月30日,上述的10人都成功晉鐸。令中華會省引以自豪的是:他們全部臨終時都是以忠於修會的聖召歸向天鄉。

(編者按:1927年10月,由慈幼會正式接辦位於第三街的聖類斯工藝學校開始,慈幼會士在香港服務了90周年。待續)

標籤

about 慈幼會士來香港服務90 周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