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母孕育了我為原居民服務的傳教士聖召。她有著原居民的血統,而我的基因裡面,也蘊含著與他們親近的特點。
我出生在瑪瑙斯,後來跟著家人移居到內陸,在那裡生活了八年,靠著狩獵和栽種水果為生。每逢主日,我們要走4公里路去參與彌撒;彌撒通常是由一位義大利神父主持。當我完成小學後,我的家人回到了城市生活。14歲的時候,我開始學習教理,並開始協助禮儀活動。我從父親慣常給我們的「祝夜安」中聽聞慈幼會會士;他曾在黑河的一家慈幼會學校讀書。
中學畢業後,我嘗試了一個職業訓練,就是在一個名叫「鮑思高神父為弱小者」的社會企業裡當義工。我記得當時省會長的一個聲明,他告訴我和另一個年輕人:「我們需要年輕人在黑河的原住民當中工作……」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2006年實習期間,我開始在Maturacá的Yanomami工作。那一年,我和我的團體,在這些原住民青年及其家庭中進行了幾次活動:慶禮院、教育、教理講授……在Yanomami累積豐富的經驗之後,我繼續在耶路撒冷的Ratis-bonne攻讀神學。2013年,我有幸被派遣到Marauiá河的原住民當中,至今已經和Yanomami原住民一起工作了4年。我是一所學校的校長;兩年以來,我和老師們一起從事牧民工作,給他們講授要理。我認為我晉鐸時和宣發聖願時的座右銘,與我在原住民中工作的傳教聖召有莫大關係:「我在這裡,請派遣我」(依6:8)是我宣發聖願時的座右銘、「願你的旨意奉行」是我領受執事聖職時的座右銘、「善牧為羊捨生」(若10:11)是在我領受司鐸聖職的時候選取的。
我正面臨一些挑戰:首先是這地方缺乏慈幼會傳教士;另外就是一些地區組織企圖阻止慈幼會會士的工作,並想推動原住民反對我們;物質缺乏,亦意味著要在該地區的雅木彌族和其他族群中發展使命;最後,團體與團體之間有很大的地理距離。
我回顧了在亞馬遜慈幼傳教會省所度過的年份,而我最大的喜悅,是看到我們慈幼會會士辛勤工作的成果。其中許多會士致力於這個為原住民服務的使命。降生的聖言已經存在於這些人士的心中。傳教士把他們喚醒,並幫助他們發芽滋長。今天我們已成為這些原住民歷史的一部分。我們將在黑河這個地區,以熱心教友和良好原住民的形式,繼續播種,並將會結出豐富的果實。
正值2017年慈幼傳教節,我想向年輕人發出訊息:不要害怕為原住民服務而說「是」。他們需要你們的臨在,分享各種文化的知識。請在沒有任何偏見的情況下前來、發掘原住民的富饒。我們所有人都有可能和睦相處、重視彼此的文化。如果我們心存謙卑,我們可以給他們分享我們的知識。不要害怕,要在鮑思高神父的慈幼精神中,學習一種新的文化交流經驗和與主相遇的經驗。
P. Lázaro Santos, sdb
巴西“Imaculada Conceição”國際原住民學校、Maturacá 河慈幼使命的院長
慈幼傳教意向
2017年5月:為非洲和馬達加斯加的慈幼會會士
作為憐憫,正義與和平的先知,願他們知道如何教育青少年面向愛德的社會層面。
2017年6月:為在戰亂地區工作的慈幼會會士
願慈幼會會士能藉著「教育」這有效方法和宣講「和平之王基督」,成為和平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