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卷話題

鮑思高志願會

簡單平凡生活的背後隱藏着一團火的身份證(二)

國籍:慈幼家庭

慈幼神恩塑造了我們的歸屬感。雖然我們不能過多地顯露自己,但我們與鮑思高神父和李納德神父的聯繫讓我們在慈幼家庭中感受到在家一般。我們與慈幼家庭的其他成員,共享鮑思高神父的神修和牧靈愛德的特性。對於我們中的一些姊妹來說,慈幼神恩一直就像我們從小就呼吸的空氣。另一方面,一些姊妹正是在發現這聖召時與鮑思高神父相遇,並透過李納德神父的說話而開始欣賞鮑思高神父。我們的會祖李納德神父經常提示早期的志願會員學習鮑思高神父的榜樣,並嘗試去發現他的內在特點。他教導第一批姊妹們在日常生活中追隨鮑思高神父,他特別指出聖人的良善、純潔、對工作的熱忱以及對青少年的委身。同時,他建議祈禱和每天進行默想的必要性。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在日常生活中體現鮑思高神父的精神,意味著努力表現得像蠟燭一樣:「瞄準高處,照亮周圍,下面消耗」。李納德神父以這個圖象敦促我們尋求與天主契合,即使在日間最簡單的事情上,把我們的目光時刻轉向天堂;他要求我們要勇敢地做使徒工作,然而,這就像光一樣,不是為了被人看到,而是為了照亮隱藏在現實中的美善;它不怕消耗自己,而是把所有的精力完全交給天主,以造福託付給它的人。是否在實踐中?李納德神父讓我們承擔了作為慈幼會和母佑會的「儲備軍」;他要求我們去他們無法到達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去體現慈幼精神的方式,不是以我們自己的工作,而是融化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些能夠獻身於兒童、窮人、最弱小的人;我們全都把日常的工作和人際關係當作體現慈愛、關注和關心身邊人的機會。我們以女性天賦的敏銳觸覺這樣做:由於鮑思高神父是一位慈父,我們也努力以精神的母性去接觸託付給我們的人。我們以微小的姿態和注意力去實踐它,沒什麼特別的,但可以讓人們在小事情上感受到被聆聽、被尊重、被重視、被陪伴、被愛。

居所:在世界中(但不屬於世界)

我們在慈幼家庭中的位置是先鋒隊,去到盡的。我們不能滿足於生活在慈幼工作已經接觸到的人們當中,因為我們感到有一種到別處去的衝動,在那裏,神父或修女們的明確見證不被歡迎。「與我靈」號召我們到任何地方。我們的生活完全投入「在世界中」:我們每人都有一個家、一份工作、在社會各個領域中有最多樣化的服務活動。這種生活狀態將我們與絕大多數人聯繫在一起,而我們的力量恰恰在於無法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在於能夠與我們的弟兄姊妹親近,在簡單和辛勞的日常生活中陪伴他們。我們是完全地臨在於他人中,致使我們能夠像麵團中的酵母一樣運作。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經常發現自己的孤獨軟弱,促使我們依賴天主並尋求與我們周圍的人共融。

婚姻狀況:獻身的女性

我們在世界上的臨在把我們置於極大的風險中,會「隨波逐流」,導致我們的心停止燃燒,被荊棘或其他想法所窒息,安頓下來過平庸的生活。奉獻就是以最徹底的方式來申明在日常生活的背後,把自己變成一個完全而徹底的禮物。我們沒有一個團體來照顧我們,我們也不像修道者般住在修院去實踐神貧,但我們以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我們沒有修道者的服從,但我們植根於我們工作和運作的每一個地方。透過辨別,我們從天主的聖意和社會法律中找到服從;我們也試圖了解時代的徵兆和聆聽人類的呼喊。我們將自己完全獻給天主,以回應祂的愛,祂的愛早已經在我們之前表達出來,祂的信實和親近總是讓我們感到驚訝。對於我們這些不生活在修院的人來說,完全的奉獻是我們唯一的力量,即使我們經歷到軟弱、孤獨和面對無法解決的重大情況時。正是在這些弱點中,天主向我們顯示祂的憐憫,祂總是給予我們新的機會與我們重新開始,並使用我們,不管我們多麼脆弱和不可靠,向我們接觸的人表達祂的愛。奉獻,即使它沒有浮現在別人的眼中,確能改變我們的觀點和我們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知道我們是屬於天主,能使我們與祂緊緊相連,如同枝條連接在葡萄樹上,並在暴風雨中支撐我們。如果天主與我們同在,我們的目光就會變得更加美好,能夠發現美善和希望的標記。

特別的標記:身份保密

我們經常被問到為什麼我們不透露我們對生活的選擇。身份保密的力量在於隱藏、謙遜和自由地在任何地方作見證。在我們無法明確表明身份的地方,我們努力讓我們的姿態為我們說話,因為我們知道天主可以使用任何途徑和工具,甚至是我們,在某些靈魂之內點燃起火花。

簽名:我的選擇

當然,我不能在這張身份證上簽名,但是,我可以提一下為什麼我決定將我的生命投入這聖召中。自從我認識了鮑思高神父,我就發現即使我不致那麼不幸而無法給予任何東西,天主也可以使用我來表達祂的愛。通過照顧小孩子,我發現這讓我很開心,我意識到如果我愛「難相處」的孩子並時常與他們重新開始,天主也同樣地愛他們和我,那麼我想為他們獻出我的一生。儘管我不明白該怎麼做,我還是對自己重複說:「我和鮑思高神父在一起。」當我發現這條路時(因為天主找到了最原始的方式來告訴你一條路,不管它多麼隱蔽),我感到自在快樂,我祈求天主讓我永遠與祂契合:如果我不知道如何去忠信,願祂成為我的忠信,因而我的生命可以幫助至少一個靈魂更接近祂。自從我奉獻了自己,我不再生活在雲端,我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或拯救世界,但我知道我是誰,我生命中的每一刻都變得有意義。我找到了「姊妹們」,她們可能與我如此不同,但我可以與她們分享一條讓我快樂的道路,我希望能在我身處的地方傳播天主的愛。(完)

(一位志願者譯自2022年6月份意大利文《鮑思高家庭通訊》);(志願會聖召聯絡人:香港—梁熾才神父:澳門—周伯輝神父)

標籤

about 舒卷話題【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