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煌源修士的聖召旅程

思維

小編:修士,請你介紹一下自己?

范修士:大家好,我是范煌源修士,1985年在越南出生,2017年初來香港傳教。我在一個公教家庭出生,我十分幸運,我的村落的村民大多是教友,因此我自小就在濃厚的宗教氣氛中成長。

小編:可不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堂區生活?

范修士:我小時候參加主日學,讀了三年的領洗班、兩年的聖體班及三年堅振班,完成整個入門聖事時已十七歲。堂區的主日學有很多人,一班大約有五十多人,都是由一個大哥哥負責教授。在課堂中我認識到天主及教會,主日學幫助了我們的信仰成長。除了主日學外,我在堂區亦有參加不同的活動及為有需要的教友服務,例如我們會到安老院,探訪老人、關心他們、協助他們清潔生活環境,雖然是簡單工作,但為我有深深感受到,從服務中找到喜樂。

小編:你如何認識鮑思高神父?

范修士:堂區是屬於教區的,我沒有認識鮑思高神父的機會。領堅振後,媽媽是主日學導師,她邀請我加入主日學成為導師,教授道理。我在服務主日學時,發現青年人的信仰愈來愈薄弱,甚至星期日也不參與彌撒,我漸漸覺得我需要幫助他們重新建立信仰基礎,但無從入手。我開始在網上尋找資料,偶然間發現了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他以仁愛與青年建立關係,所以我便嘗試套用在自己教的青年身上。兩年過後,我發現青年有轉變,預防教育真的可以幫到青年人成長。

小編:你可以分享一下你加入修院的過程嗎?聽聞是與預防教育法有很大的關係?

范修士:我希望深入認識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所以我上網尋找一些修讀預防教育法的課程,我找到在胡志明市有一間慈幼會神學院,神學院有提及預防教育法。我便打電話去了解一下,我向接電話的神父表示我想學習預防教育法,神父以為我想參加入備修院,便邀請我到神學院參加,而我還以為是一年的課程,所以我在九月份,自己一個人駕電單車前往胡志明市參加「預防教育法」課程(其實是加入備修院作體驗)。

經過一年的學習,我發現不是有很多關於預防教育法的課堂,所以打算回鄉。但負責的神父與我傾談時,他知道我想深入了解預防教育法,所以鼓勵與一個慈幼會神父及一位同學到柬浦寨服務三個月,起初我也有些擔心,因為我從來沒有離開過越南,擔心自己未能適應。我在柬浦寨看到好多貧窮的人,小朋友沒有機會書讀、沒有飯吃。在服務的時,我深深體會慈幼會的服務是十分重要,特別為青年人。柬浦寨服務之旅,在慈幼會會士及同學的扶持下,得以完成。

小編:你何時決定加入慈幼會?

范修士:我從柬浦寨返回越南神學院,向神父分享旅程的經歷,我看到慈幼會會士在柬浦寨的牧民服務工作,開始考慮慈幼修道聖召,而下決心加入慈幼會。

其中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是在柬浦寨與聖母的相遇。有一晚睡覺時,聖母在夢中顯現給我,告知我明天的工作會有危險,不過她會保護我。第二天吃早餐時,我與神父分享這夢,竟然神父有同樣的夢境,大家一笑置之。早餐後,我們三人如常駕車到村落服務,在途中,警方截停我們的車輛檢查,我們三人都來自越南,不懂得柬浦寨語言,而警察又不懂越南語言,更不懂英語,所以我們不知如何解決。警察還將我們帶上警車,我們不知所措,直至有一位路過的男士,他協助我們與警察交涉,最後我們得到警察放行。後來我們發現這位男士,他原來是越南人,也是在柬浦寨服務,到村落教青年人讀書,而他懂得柬浦寨語言,所以可以協助我們脫離困境。但神奇的是原本他當天不用到村落,但機緣巧合之下,他提早一天到村落,所以遇上我們。經過這次聖母的顯現,令我明白任何事情都可以交托在聖母手中,聖母自會照料,此事令我更決心加入慈幼會。

小編:慈幼會有神職聖召及修士聖召,為什麼會選擇修士聖召?

范修士:我在堂區經常看見神父,他們為教友服務,直至我加入胡志明市的神學院,再到柬浦寨服務,我看見除了神父之外還有一些人有著另一個身份-修士,他們不會舉行彌撒,不會施行聖事,他們默默耕耘地服務,不求回報,只希望青年人得到照顧,我就想好像他們一樣,用這一個身份服務。

小編:修士,你經歷十年時間由認識預防教育法到現在矢發終身聖願,有沒有一些說話與青年人分享?

范修士:各位青年人,我們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理想,我也像你們一樣經歷過開心的時刻,亦有困難的時刻,我們要如何面對呢?最重要找到一個可以與你傾談的人,將你的開心與不開心與他分享,當然找到天主及聖母就最好,因為他們一定會看顧我們,使我們在信仰上成長。

標籤

about  范煌源修士的聖召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