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大澳 覓聖母
小軒
7月30日,烈日下吹來了清風細雨,為炎炎夏日帶來了喘息,也成了青年們外出活動的好日子。會祖鮑思高曾說:「暑假是魔鬼收穫的季節。」因此,慈幼會中華會省聖召辦公室在當天舉行了一日的朝聖之旅,同行的會士和學生共有十四人,一起前往大澳尋覓聖母的蹤跡,希望青年們度一個充實的暑假,也在個人聖召上作進一步的探索。
早上,我們首先在東涌集合,再乘坐巴士進入大澳。到步後,我們探訪永助聖母小堂,以祈禱作為朝聖的開始。小堂的主任司鐸周安智神父也來迎接我們,並為我們作了簡單的講解。
第一個聖母朝聖點位於二澳。我們本來計劃以步行前往,但考慮到天氣過於炎熱,最後決定乘坐觀光艇。豈料當我們到達碼頭時,竟現烏雲密佈,手機收到天文台「黃色暴雨」的通知,雖然有少許擔憂,但感謝天主,大澳並沒有被暴雨覆蓋。
二澳這個朝聖點,其實是一塊私人土地。地主楊先生願意讓出一些空間給永助聖母小堂的教友安放聖母像,並且允許他們不時帶教友來朝聖及祈禱。楊先生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他認為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因此樂予支持。
我們到達聖母像前,梁仲邦修生以活動帶領參加者回憶起聖母瑪利亞的眾多稱號,並一起誦念「聖母德敍禱文」。這個活動是我們朝聖主題「聖母的助佑」的引旨,讓參加者瞭解到聖母在人類歷史中,甚至在我們個人的生命上,都是強而有力的助佑。我們還在楊先生居住的小屋內稍作休息,品嚐他親自製作的菠蘿雪條。
第二個聖母朝聖點位於海上,我們需乘坐觀光艇前往。原來,在海邊的岩石上,安放著一尊聖母像,也是永助聖母小堂教友們的傑作。周神父藉著教友們的協助,乘船找到了這座山,因它貌似聖母巖,神父便決定把聖母像安置於此,並命名此山為「天主之母山」。我們抵達後,在船上面向聖母像,頌唱了一首聖母歌,並為各人的聖召祈禱。及後,我們返回永助聖母小堂,周神父及教友們熱情招待我們,為我們準備了午餐,我們也藉此機會增進彼此的交流。
下午,我們遊覽了整個小堂,並留在那裡進行小組分享活動。同學們透過認識鮑思高神父的恩人,回憶起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並反思如何在別人有需要時伸出援手,成為別人的恩人。所謂「施恩莫望報」,我們卻可以承先啟後,將這種慷慨服務的精神傳承下去。
整日的朝聖活動,我們以感恩祭作結,由會省聖召專員張心銳神父主禮。講道中,張神父給青年們介紹永助聖母(永援聖母)畫像——小耶穌因害怕刑具而急忙投奔到聖母懷中,而我們也可以像耶穌一樣,奔向她處求援。「永援聖母」就是我們朝聖主題「聖母的助佑」的總結,鮑思高神父一生受到很多恩人的協助,但他總是視聖母為最大的恩人,是聖母瑪利亞在鮑思高神父的聖召道路上一直引導、扶持和保護他。願青年人在辨別聖召時也緊緊依靠聖母,因她是我們永遠的保護和助佑。
永助聖母,為我等祈!進教之佑,為我等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