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卷話題

悼念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1927—2022

【慈幼通訊社— 2022年12月31日,梵蒂岡訊】我們可敬的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22年12月31日當地時間9時34分於教會之母隱修院去世。自2013年辭任「伯多祿的牧職」後,他便居於這住所。

若瑟.拉辛格於1927年,出生於巴伐利亞一個簡樸而虔誠的天主教家庭,是一位警官的兒子。他是上世紀教會的一位領導性人物。他與哥哥佐治(Georg)同於1951年晉鐸,兩年後,考獲神學博士學位,並於1957年取得教授資格,任教信理神學。他曾分別於佛萊辛、波恩、明斯特、圖賓根及雷根斯堡任教。在去世前,他是最後一位仍然在生,而曾直接參與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教宗。由於拉辛格年青時,已因神學修養而享負盛名,因此有機會參與大公會議的工作,成為較親近於改革派的弗林斯樞機的專家。

1977年,教宗保祿六世任命他為慕尼黑總教區總主教,當時他已50歲,數星期後擢昇他為樞機。1981年11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委托他領導信理部的工作。自此,便展開了一位波蘭籍教宗與一位巴伐利亞籍神學家之間的緊密合作,直至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世為止。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直到最後也拒絕了拉辛格的請辭,不想免去他的職位。在這段期間最重要的工作,莫過於編寫新《天主教教理》,為時六年,而於1992年底露出曙光。

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世,在經過一場少於24小時、樞機選舉教宗的會議後,拉辛格獲選繼承教宗的職位,當時他已78歲,備受人們的尊崇,連反對他的人也不例外。教宗本篤十六世在聖伯多祿大殿的陽台展現自己,作為「上主葡萄園卑微的工人」。他本性較害羞,卻不抗拒外訪:他也像前一任教宗,成為一位外訪型教宗。其中一幕感動人心的外訪場面,出現在他2006年到訪奥斯威辛集中營時,這位德國籍教宗說:「在這種地方,言語無法表達,一切都在一片令人驚愕的寂靜中——這寂靜就是內心向主的呼喊:為什麼祢可容忍這一切?」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任內,面對了不同的境況,包括去基督宗教化社會的俗化浪潮,以及教會內部的不同意見。他在白宮與喬治布殊一同慶祝他的生日,並在數天後,2008年4月20日,他在紐約與九一一事件的家屬相擁抱。

他作為教宗,時常講及身為基督徒的喜樂,並撰寫首份通諭為《天主是愛》。「開始作基督徒」,他寫道:「不是道德上的決定,或是偉大的見解,卻是與一件事件、一位人物的相遇。」他也抽出時間,撰寫一本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書,這書是很獨特的作品,分三冊出版。」在他任內所作的決定中,特別為人所惦記的,就是放寬梵二前羅馬禮彌撒限制的自動手諭,以及建立一個「管轄區」,容許聖公會團體回歸與羅馬共融。

在他任內最後數年,孌童醜聞又再次爆發性浮現,以及教宗桌上的文件泄漏出來,並出版成書。教宗本篤十六世決定強硬處理教會內部的「污點」問題。他引入非常嚴格的規定,防範兒童被性侵,並要求教廷及各主教改變心態。他甚至說,對教會最嚴重的迫害,不是來自外敵,而是來自內部的罪過。另一項重大的改革是財政:是教宗拉辛格在梵蒂岡引入反洗黑錢條例。

在性醜聞以及教會內追求名利的問題上,這位德國籍教宗本篤十六世繼續呼籲皈依、補贖及謙卑。在他於2011年9月最後一次外訪,前往德國時,他邀請教會減少俗化:「從物質及政治的包袱及特權中釋放出來,教會便能更好地作出貢獻,以真正的基督徒方式面向世界,這樣便更能向世界開放……」

在2013年2月11日舉行的御前常會中,他宣佈辭任「伯多祿繼承人,羅馬主教的牧職」。同月28日,開始了宗座出缺的時期。

(資料來源:「梵蒂岡新聞」)

標籤

about 舒卷話題【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