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文

(5)二戰時慈幼會在香港的情況

1939年,慈幼修院建成於香島道1號(現在的柴灣道18號)。在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變同日),日軍進攻香港,並於18日半夜至19日凌晨時,進入當時是戰地醫院的修院,殺戮其中的傷兵及醫護人員共24人。

日治時期,香港有大量孤兒,雖然當時修院內僅有3位慈幼會會士,王寵源神父(Fr. PietroUrbaitis)、王爾谷修士及王路加修生,但已開始收留並救助孤兒,甚至為他們提供基礎教育。加上香港仔兒童工藝院和聖類斯學校送來的小童,學習班人數很快升至36人。當時的聖類斯學校,是少數能獲佔領地政府保留的學校,就連日籍副港督也曾往視察。香港仔兒童工藝院方面,則被日軍徵用為軍營。

(6)大陸被解放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緊接著內戰全面爆發。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上海解放前,畢少懷會長四出向恩人勸捐,籌集金錢,希望盡可能撤走修生和學生。但令畢神父深感抱憾 的,是始終未能撤走全部人,而且當中的部份人士和留守的會士,受到了新中國政府極不人道的對待。解放後數年,外籍的會士陸續被驅離中國。1955年9月8日,上海大逮捕以後,幾乎全部在國內的國籍會士被拘禁。被拘禁的會士,有的在勞改營三十多年,有的甚至於為信仰而殉道。被驅逐出境的會士則轉往香港、澳門、菲律賓、越南等地工作。

(7)戰後至現在慈幼會在香港的事業

教育

1941年日治時期,「慈幼孤兒院」成立並附屬於慈幼會修院。香港重光後,學童人數激增,有寄宿的及走讀的。1949年,學童人數達500人。這成了慈幼學校的雛形。其時由李嘉道神父任院長,王寵源神父任教務主任。1951年,慈幼學校在柴灣道16號的新校舍建成,除小學生外,亦開始招收中一、二年級學生。為回應社會的需求,在1949年聖類斯工藝院轉變為文法中學。

    1952年,開辦了九龍鄧鏡波學校,由著名慈善家鄧鏡波先生捐資建成。建校初期,設有職業部三班,包括裁縫、印刷、革履三科,以及小學三、四年級各一班。1952年,由「香港仔兒童工藝院」改名為「香港仔工藝學校」,復於1957年改為「香港仔工業學校」。

    1963年,慈幼會在香港增辦聖安多尼學校。1965年在港島開辦鄧鏡波書院。1968年,為配合城市建設計劃及工業教育的需求,以及回應本港教區的邀請,慈幼會在葵涌興辦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工業學校。從六十年代開始,慈幼會為回應教區的邀請,接辦在香港新市鎮中興建的「衛星學校」;先後在慈雲山辦理聖鮑思高學校(1966年)、牛頭角聖鮑思高學校(1968年)、石蔭慈幼小學(1969年)。

    1991年,慈雲山聖鮑思高學校因屋邨重建而停辦。石蔭慈幼小學因屋邨重建,於1993年遷往安蔭邨的新校舍,並改名為慈幼葉漢小學。於2000年,成立全日制的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2005年,位於葵涌石籬的慈幼葉漢千禧小學亦建成啟用;慈幼葉漢小學轉為全日制小學。同年,牛頭角聖鮑思高學校因校舍清拆而停辦。2008年,私立的上午校慈幼英文學校(小學部)與下午校慈幼學校合併,成為一全日制津貼小學。

    2012年8月,香仔工業學校重啟寄宿部,為有特殊需要的基層家庭學生,提供60個宿位,兩年後更將宿位增加至120個。2013年,是西環聖類斯學校前身,西環養正院建立150周年。其中一項慶祝活動是在11月16日,舉行了「從西環養正院到聖類斯學校150年的蛻變(1863-2013)研討會」。

堂區牧民工作

1927年,教區將西營盤聖類斯工藝院及在其內的聖安多尼堂一併交與慈幼會管理。1933年,慈幼會議決於比鄰的薄扶林道興建新聖堂。1953年6月13日主保聖安多尼瞻禮,由白英奇主教舉行新堂落成祝聖禮,自此宏偉的聖安多尼堂便正式啟用。

1979年,慈幼學校內的聖母升天小堂成為彌撒中心,後來更成為西灣河聖十字架堂區的彌撒中心。1983年,慈幼會接受教區委託,管理大角咀中華聖母堂區。1991年,九龍土瓜灣鄧鏡波校內之進教之佑堂成為準堂區,並於1993年升格為堂區。2002年,何文田聖神堂區納入進教之佑堂區,聖神堂成為堂區的一個彌撒中心。

1996年,陳日君神父祝聖為香港教區助理主教,並於2002年,繼任香港教區主教。2006年慈幼會來華百周年,陳日君主教擢升為樞機。2009年,陳主教已屆退休年齡,退任香港主教。2013年,慈幼會將中華聖母堂區交回教區管理。

繼2011年鮑思高神父手骨聖髑寶箱來港後,於2016年,總會長范達文神父決定,將鮑聖七個聖髑寶箱,分別送往七大洲的會省存放。其中一個,選定了中華會省的第一個事業,澳門慈幼學校為永久存放地。因澳門慈幼學校連續數年將有工程進行,聖髑寶箱暫存於香港九龍鄧鏡波學校內之進教之佑堂,中華會省為此於3月27日,在進教之佑堂舉行了感恩祭。

會士培育

1947及1949年,初學院、哲學院、備修院及神學院先後遷回香港。1957年,哲學院遷往長洲,成立慈幼會遠東哲學院,學生來自東南亞、歐洲、南及北美洲其他慈幼會會省。1963年在長洲,設計美觀實用的哲學院舉行落成祝聖禮。最高峰時期,在該處攻讀哲學的修生達七十多人。1950及1960年代,中華會省的神學修生要遠赴歐洲攻讀神學。1971年,神學修生開始前往聖神修院上課。1972年8月,哲學院和初學院由長洲遷回柴灣道18號舊址。1974起,哲學生開始往聖神修院上課。1997年以後初學生的培育在台灣舉行;2002年後在菲律賓。2015年,於慈幼會修院內建成「聖母樓」,內設備修院、鮑思高神修中心、神哲學修生宿舍及傳教士宿舍。

其他方面

慈幼會在1952年開辦李嘉堂紀念出版社;1953年成立良友之聲出版社。1966年,在薄扶林道69號B的新建成的建築物,設立聖安多尼會院及會省辦事處。;1972年,長洲的哲學院及初學院改建為靜修院,供人退省。1987年,在賽馬會資助下,長洲鮑思高青年中心建成,供青少年宿營及活動用途。1991年,在慈幼會修院內成立為年長會士的安老中心「少懷之家」。同年,李文烈神父創立「協青社」,專為幫助離家出走的青少年。2004年,位於西灣河的協青社大樓落成啟用。

2005年,伍少梅中學內之鮑思高會院正式結束,該院會士歸入鄧鏡波學校內之進教之佑會院。2011年,慈幼英文中學內之李納德會院結束,該院會士歸入慈幼會修院團體。2015年,擴建少懷之家,可供12位年長會士居住,比以往增加一倍名額。

 (編者按:1927年10月,由慈幼會正式接辦位於第三街的聖類斯工藝學校開始,慈幼會士在香港服務了90周年。)

標籤

about 慈幼會士來香港服務90 周年(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