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方濟沙雷氏逝世四百週年紀念

從內心做起

張冠榮修士

1567年8月21日,聖方濟.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在撒瓦多仁谷的沙雷氏堡誕生;1622年12月28日在里昂去世。2022年,我們紀念沙雷氏逝世四百週年,並懷念他的聖德和對教會的貢獻,特別追憶他的嘉言懿行是很有意義的。今天,我想默念一句他常說的話:「培育從內心開始」(Formation is from within)。

我們知道鮑思高神父選擇了沙雷氏作為他修會的名字(Salesian Society慈幼會原文是沙雷氏會),也攝取了他的精神,作為自己修會的指導思想。鮑思高神父的第二位繼承人是歐培拉神父(Don Albera),他曾寫下:「至於慈幼會的教育法和原則,鮑思高神父抱持的,跟聖方濟沙雷氏是一樣的。」

讓我們想想自由與教育的問題。現今的青年有很大的自由,但他們仍要追求更大的自由。教育者在這方面也遇到不少問題,正要他們深刻思考。聖方濟常想方設法使一個靈魂從內心成長,不單只要保護它免遭危險,還要使它有力地生活着。要做到這樣,沙雷氏認為主要加強人內在的裝備,把防禦建築在心內,這樣才不怕急流和風雨的襲擊。至於外表的防範,沙雷氏懷疑它的功效,於是只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培育從內心做起」(Formation is from within)。

沙雷氏不大同意在「溫室」中進行教育,他認為德行的力量不能在安穩中得着,而是在壓力下及在抗拒誘惑時賺取的。嚴厲的規範,各類的禁制,對現今的人來說,收效不大。真正的訓練必須從內心做起,也就是要培養出一種深刻的、個人的信念。

,依照沙雷氏的經驗,相信他是完全肯定和贊成鮑思高神父說的預防教育法。聖雲仙說:「沙雷氏絕對不會忽略各種禦防措施,尤其是對於未成熟的人。但他認為『愛』是那有機的活力,才能使人得到免疫力。」因此,我們更明白沙雷氏以下的說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愛!」、「在主的船上,所有划手都是自願的。」

基於上述原則,所以聖方濟從不下命令,他只會勸諭或請求。也因此,他不能容忍驕傲的人,這些驕傲的人會不惜一切,不論是用愛或用強力,都要使人屈服順從自己的意思。沙雷氏說:「這樣,你想比天主做得還要多。你想改變別人,好像他們都是屬於你的。」

有一次,沙雷氏在巴黎與貝德蒙席商討有關法國神職界改革事宜。貝德蒙席一開始就攻擊他們的衣着和舉止,但沙雷氏卻希望從他們的心靈改造開始。「我難以同意只從舉止、服飾、頭髮去改變一個人,我們似乎應從他們的內心着手… …內心是一切行動、工作的根源。如果內心有耶穌基督,外表行為很快就會顯示出來。」我們是不是也會埋怨學生校服不整,頭髮不合規格,要做的事就是要改造他們的內心。鮑思高神父說:「教育是一件跟心有關的事。」「如能得到別人的心,那麼一切都得到了。」

沙雷氏和鮑思高都在鼓勵我們要善待所有人。更提醒我們在宣講道理時,要謙虛,也要發自內心。沙雷氏說:「我喜歡那些出於愛別人,關心別人的宣講,而不是那些出於義怒的責備。甚至是對罪人,我們也要以極大的同情心去對待他們。」就像聖若望廿三世教宗的名言:「我是若瑟,你的兄弟!」

沙雷氏有時會被其他教內人士批評,說他對敵人太溫和。他回答說:「我尋求的是對他們的救贖,而不是為了困擾他們。」

加莫蒙席(Mons. Camus)說:「沙雷氏讓異教徒自由發揮,用最大的耐心來聆聽他們的說話......這樣形成了一種氣氛,當輪到他說話時,對方就樂意聽取,而他就能善用這時刻。」

慈幼會前總會長李載理神父(Fr. Ricceri)提醒我們說:「對待青年要多諒解,保持溫和平靜的態度,這樣一定可以得到良好的結果。仁者無敵!仁愛必勝!」

最後,讓我們聽聽沙雷氏苦口婆心的說話:「人的心是這樣的:你對它嚴厲,它就會惱怒。凡事都要平心靜氣地處理,千萬不要粗暴猛烈。粗暴猛烈只會破壞和產生憎恨。就算是做善功,若態度粗暴,也會變得毫無價值。相反,仁愛可以賺得別人的心,令人樂意為你效勞。」

標籤

about 從內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