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朝聖

白罴

我自小就接觸不同的信仰,家庭背景是佛教,自小就讀的幼稚園和小學都是基督教,直至中學時期,聖母媽媽拖著我的手進入慈幼英文學校,帶領我認識天主教。在慈幼英文學校濃厚的宗教氣氛和教導下,我在中三時領受入門聖事,成為天主的子女。中學畢業後,我繼續慈青的使命,以帶領者的身份留在慈青服務。這兩年,我開始反思我的信仰是甚麼,我為甚麼要留在慈青呢?在反思這些問題時,我決定回應教宗的邀請,參加今年的普世青年節。

普世青年節慈青團的行程,除了參加在波蘭的世青節外,也會到天主教教會的中心 ─ 羅馬,以及慈幼會的發源地 ─ 都靈朝聖。

在信仰

在普世青年節約一星期的會期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都為著同一目標─ 為回應教宗的邀請,相聚一堂。透過與世界各地的青年交流,和普世青年節期間的禮儀,特別是教宗的臨在,我深深體驗到我信仰的奇妙之處。雖然大家語言不通,但藉著同一的信仰、同一的禮儀,大家都明白對方想表達甚麼,亦知道現在對方正在做甚麼,一同歌頌天主。

會期後,我到了教會的中心地了解教會的歷史。聖堂裡的畫像及聖像,見證著教會的萌芽和發展,令我想起我也參與其中,感到很感恩、很榮幸。藉著種種的東西,令我的信仰,由一種抽象的思想,變成一種實在的證明。

在確認慈青的身份

作為慈青的我,其實對慈幼會的歷史不太熟識,但一直也想加深對慈幼會的認識。普世青年節結束後,我跟著慈青團去了慈幼會發源地,希望藉著今次的朝聖,加深對鮑思高神父和慈幼會的認識。旅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鮑思高神父對青年的愛。我們每天按著鮑思高神父的教導,早上有早禱、每天參與感恩祭、飯後與慈幼會會士一起頌唸玫瑰經、晚訓和睡前三篇聖母經,時時刻刻天主的臨在使我很感動。這次旅程令我感受到那份為青年服務的使命,決心以青年帶動青年,將鮑思高神父的精神承傳下去。

天主的慈悲

今屆普世青年節的主題是「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要我們體驗天主的慈悲。還記得夏志誠主教在教理講授的一句說話「與天主和好吧!」,以及教宗的一句說話「天主著緊的不是你罪,而是你」,最初辦修和聖事時,都會擔心天主是否真的會寬恕我的罪,但因著這兩句說話,我感受到天主無限的慈悲。旅程中,我們有一天用作退省。神師梁偉才神父亦以「天主的慈悲臉容」作主題勉勵我們。梁神父希望我們嘗試去「整容」,把自己的臉變成心目中「天主慈悲的臉容」,他強調當我們感受過天主的慈悲後,我們更加要彰顯天主的慈悲。

雖然今次的旅程已經結束,但這也是一個開始  ─ 我們開始要彰顯天主的慈悲和在生活中活出鮑思高神父的精神。

標籤

about 不一樣的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