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青年共議同行會議
Billy Bosco Kuok
為紀念鮑思高神父九歲奇夢200周年,慈幼會青年牧民部門於2024年8月11至16日在新堡的鮑思高崗(Colle Don Bosco)舉行2024慈幼青年共議同行會議(Salesian Youth Synod )。
是次會議有297位來自93個國家的青年代表,主要就基礎文件 Instrumentum Laboris 輯錄的117個反思,分三個部份作出分享及討論,最後投票決定出文件的最終版本。
除了討論外,參加者還進行了一系列以「夢想」為主題的培育、分享及祈禱。
「九歲奇夢的故事」
8月11日,慈幼青年共議同行會議正式於華道角開幕。開幕禮中,總部慈幼青年運動負責人Fr. Joebeth向參加者介紹了是次會議標誌的象徵意義(包括耶穌、聖母、夢想園地、青年等),以及每日的主題。及後每日的早上,Fr. Joebeth都會解釋當日的主題及其訊息;第一日的訊息是「讓我們細看夢想」。
在開幕禮的祈禱部份,特別以傳統的號角去恭迎十字聖架及天主聖言,舞台上放置了各個語言版本的聖經,而讀經則提醒我們要愛天主及愛人如己。
開幕禮後,一班初學生以鮑思高神父穿越時空為題的短劇,打開朝聖活動的序幕。及後,Fr. Mike Pace帶領參加者參觀華道角。「九歲奇夢的故事」體現在華道角這個地方,Fr. Mike向參加者講述華道角由零到今日的變化,包括鮑思高神父曾經與青年相處的地方以及聖母進教之佑大殿。
朝聖活動後,由總會長主持開幕彌撒。彌撒中特別奉獻九歲奇夢的元素及世界各地青年人的夢想。晚上大隊在晚飯後移師到鮑思高崗,翌日開始會議。
「夢想者的故事」
第二日的訊息是「讓我們成為夢想的一部分」。Fr. Joebeth在早上以鮑思高的出生及童年作引入,並讓參加者反思有甚麼元素影響着我們的夢想。其後,參加者以三人一組,反思及分享「厄瑪烏門徒」的故事,帶出「夢想發自於內心」的訊息。
分享過後,繼續由Fr. Mike帶領參觀鮑思高崗。參加者走過九歲奇夢開始的地方,以及探索了鮑思高神父這位夢想家的故事。下午參加者正式就文件的第一部份(個人的夢想)作出分享及討論,參加者按語言分為若干個小組,由小組協調員主持會議,並由小組報告員整合意見。
晚上的大型玫瑰經以「玫瑰經與蛇的神夢」為主題,表達玫瑰經的作用和力量。當晚晚訓中,神父特別帶出「耶穌能讓夢想變成可能」的訊息。
「奇夢的元素」
第三日早上的活動在新建的「Field of Dreams」開始,這個地方特別邀請了總會長祝聖和主持開幕。是日訊息為「讓我們享受夢想」,參加者先小組分享了個人夢想的元素,及後再與小組成員一起製作短片,介紹「九歲奇夢」的元素。
下午各語言小組的代表匯報了第一部份的討論結果,每個代表分享後參加者都可以提出問題或建議。及後,參加者回歸各語言小組,繼續討論文件的第二部份(對社會及教會的夢想)和第三部份(對慈幼青年運動的夢想)。
晚上由鮑思高國際魔術協會的慈幼會士帶來魔術表演,晚訓則由備修生分享個人的聖召故事,特別邀請大家為聖召祈禱。
「奇夢的意義」
第四日的早禱以天主對亞巴郎的許諾作引入,讓參加者反思尋夢的過程中要相信天主。Fr. Joebeth亦提醒參加者天主對人的夢想遠超人的想像,「讓我們擁抱夢想」。之後Fr. Mike與參加者深入探討「九歲奇夢」,並延伸反思「善牧的神夢」。
中午各語言小組的代表繼續匯報第二及第三部份的討論結果。傍晚則舉行了慈幼青年運動市集,參加者準備了各自地區的紀念品與大家分享,大會同時邀請了馬戲團為大家表演。
晚上的朝拜聖體,參加者反思在自己的夢想中,天主的訊息是甚麼,「夢想的意義」就體現在天主的訊息。當晚晚訓由六位青年分享個人經驗,配合馬戲團的表演,帶出慈幼青年精神的六個元素。
「奇夢在當代的意義」
第五日早上以聖母升天瞻禮作開始,之後繼續由Fr. Joebeth講述是日訊息。神父表示現今最大的挑戰是「九夢奇夢」對當代青年還重要嗎?答案是只要一日有青年存在,奇夢就一直有它的意義,「讓我們活現夢想」。早上另一個環節是青年與總會長的對話,總會長分享天主會為我們的生命作安排,我們要保有對天主的信德。
到了下午,參加者就最終文件進行投票,最後正式通過五個語言版本的文件,神父和修女亦報告了為牧民團隊的最終文件。報告後,總部青年牧民議員Fr. Miguel提醒參加者要回到各自的地方去推動青年人。
傍晚的朝拜聖體中,參加者在天主前許下對夢想的承諾,亦收到會議特別版的善牧十字架,以作派遣。晚上,大家一起以派對形式迎接鮑思高神父的生日,其中亦特別安排了感謝總會長的環節。
「鮑思高神父誕辰209周年」
最後一日的重點活動就是慶祝鮑思高神父誕辰的彌撒。各個會省準備了代表自己地區夢想的物品在彌撒中作奉獻。彌撒禮成前,總會長正式簽署卸任文件,結束長達十年的總會長工作。隨着彌撒禮成,是次慈青共議同行會議亦正式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