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會長訊息
我們是今天的鮑思高神父
斯德望馬道力神父
「你們要完成我已開始的工作;我畫的是草圖,然後由你們來加上色彩。」(鮑思高神父)
親愛的鮑思高家庭通訊的讀者、各位慈幼家庭的成員:在本月份的通訊中,我將重點談及慈幼會目前正在舉行的非常重要的活動:第二十九屆全會代表大會。這樣的大會是慈幼會行政組織中最重要的一環,每六年舉行一次的。
在生活中我們要面對不同的事情,包括禧年的慶祝;然而我們目前要專注處理的,是超越個人範圍的,但它亦是與我們每人有關的。
我們的會祖鮑思高神父,知道他的離世,並非慈幼會使命的結束;那只是漫長旅程的開始。 1875 年某一天,六十歲的鮑思高神父對他最親密的合作者之一、巴貝里神父(Don Barberis)說:「你們要完成我已開始的工作;我畫的是草圖,然後由你們來加上色彩。[...] 為我們的修會,我作的是初稿的功夫,有我的神子們來逐步完成。」
鮑思高神父用這既鼓舞人心又具預言性的話,指出我們應走的路。而目前我們在華道角所進行的是組織上具有最高權力的、鮑思高慈幼會全會代表大會。
「拋出糖果」事件中的預言
當今的世界,一如鮑思高神父當時所處的世界,有著共同的特徵——「經歷著深度的變革」。 鮑思高神父當年的目標,是協助孩子達至全面、平衡的個人發展,包括物質和心靈各方面。他關心的是協助孩子們建立堅強的心志,使他們成為心智健全的、具道德修養的公民。這一切亦是當今世界極其需要的。可以說,當今世界仍需要鮑思高神父。
讓我們認真的問自己:「我想要的是度平庸的生活,或是希望能給世界帶來改變?」 今天人們是否仍有能力談目標和理想? 每當河流停止流動,它就會變成沼澤——人類也是如此。
鮑思高神父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今天他要借用我們的腳,繼續前行。
鮑思高神父堅信:「年青人是人類社會中最寶貴的一群、是我們未來的寄望;他們基本上有一顆善心……他們之所以染上惡習,多是由於疏忽,而不是由於內心形成了的邪惡。這些年青人確實需要援助、需要照顧,好引導他們遠離邪惡,學習修德行善 ……」
1882年,鮑思高神父在熱那亞舉行的協進會大會中說:「協助處於危險境地的年青人,真的能造福社會;我們誘導他們遠離不良的環境,以善言引導他們,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藉著給青年人提供良好的教育,假以時日,定能給社會創造出新的世代。即是說:只有藉教育我們才能改變世界。」
鮑思高神父擁有超乎常人的遠見;他不說「一向都是這樣的」,而會說「今天是個新的開始」。
居伊‧阿凡茲尼(Guy Avanzini)這位著名的法國大學教育學教授,多次宣稱:「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應採用的是慈幼精神,別無它選。」
1851 年的一個黃昏,鮑思高神父從一樓的陽台拋下一把糖果給孩子們。自然,這帶來了極大的興奮。一個男孩看到他站在窗前微笑,便朝他說:「鮑思高神父,如果整個世界都佈滿了慶禮院,那會是多好啊!」 鮑思高神父平靜地凝視著地平線,回答道:「誰曉得,也許有一天,華道角慶禮院的孩子,能遍佈世界各地!」
展望未來
讓我現在向你們介紹,全會代表大會是甚麼。
慈幼會會憲第 146條有這樣的描述:
全會代表大會最明顯地表達出本會在多元中的合一。會士們藉此兄弟般的聚會,作出團體的檢討,為能忠於福音,忠於會祖的神恩,並且敏銳地辨認出時代的徵兆及環境的需求。透過全會代表大會,整個修會順從聖神的領導,努力探索:在歷史的特定時刻中,天主要本會怎樣為教會提供更佳的服務。」
因此,全體大會並不是在討論慈幼會會士個人的獻身生活,而是討論與大家息息相關的事項,這實在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聚會。其中的討論會涉及整個慈幼家庭,以及所有追隨鮑思高精神的人;而大會要關注的有平民百姓、我們的使命、慈幼神恩、整個教會和我們每一位。
而對上主和對鮑思高神父的忠誠,以及對時代徵兆的洞察和對不同地區的需要的掌握,亦是關注的核心。上句所說的忠誠是指我們的心態,那涉及:更新、懷著長遠的目光,以及腳踏實地的精神。
這樣,來自世界各地的250多位慈幼會會士,懷著忠於鮑思高神父的心,相聚一起祈禱、反思、對話、展望未來……。
在完成建構了未來的願景之後,大會便進行新總會長(鮑思高神父的繼任者)的選舉,還有總部議會成員的選舉。
各位讀者,我要告訴你們這大會並非與你們的生活無關;它應成為你們的生活的一部份,以顯出你們對鮑思高神父的「情誼」。因此,請你們以祈禱 - 向聖神祈禱 - 伴隨大會的進行。願聖神扶佑所有大會成員,認清天主的聖意,使我們能繼續妥善地為教會服務。
我堅信這 29屆全會代表大會,能為鮑思高神父留給我們的草圖,填上色彩;能像歷屆的全會代表大會那樣,忠誠地完成上主的計劃。
我深信在天主的光照啟迪下,我們能以今天適當的材料、音樂、顏色,實踐我們的神恩,忠隨主耶穌。
今天,我們並非單獨肩負著這使命,我們知道,更感受到瑪利亞,我們的母親、進教之佑、教會之母、忠貞的典範,正在扶持我們向前行每一步。
余富強神父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