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贈言簡介(一)

編輯室譯

以堅定的望德,與青年一起踏上朝聖之旅

親愛的兄弟們,親愛的姊妹們,親愛的慈幼家庭成員:

正如我每年七月所做的一樣,我正在發送一份簡單的綱要,介紹新一年的贈言主題。這樣,在某些國家須要從九月開始計劃新的教育牧民年度的人,便可以提早得到一些指引。

這次的簡介出自兩位作者的手筆(就像兩個人在同一座鋼琴上聯彈一首樂曲)。事實上,它是由總會長和他的副手(副總會長)草擬的,稍後(大約是十月到十一月)副總會長馬道力神父,會準備和將它發展成贈言釋義的文本。他是慈幼會的領導者,也是慈幼家庭的推動者。

當我們與團隊一起思考2025年的贈言時,我們立刻在一點上達成了共識:主題應與教會的重大事件——2025禧年相呼應,這是教宗方濟各用他的詔書《望德不叫人蒙羞》(羅馬書5:5)宣告的。教宗在副標題中指出了一個有趣的視角:「願閱讀此詔書者,心中希望滿溢。」

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2025年還標誌著鮑思高神父首次派遣傳教士的150周年,這批傳教士是前往阿根廷去的。因此,2025年將是非凡的一年。

所有這些都促使我們思考,2025贈言必須將「希望」作為核心,並成為我們與青年人共同前行的途徑。這就解釋了「以堅定的望德,與青年一起踏上朝聖之旅」這一標題的由來。

  1. 一種超越恐懼的希望

教宗在禧年的詔書中寫道:「這是聖保祿宗徒滿懷希望向羅馬基督徒團體發出的勉勵之言。」思考禧年意味著將每個人視為希望的朝聖者。我們將在世界各地、在許多特定的教會中,成為希望的朝聖者;我們將與青年人一起朝聖,這段旅程將引領我們與耶穌進行個人和真實的相遇,祂是救恩之「門」(參閱若望福音10:7,9)。我們將能見證「耶穌是我們的希望」(弟茂德前書1:1)。

教宗的話再次強調:「人人都知道甚麼是希望。雖然我們不知道將來會發生甚麼事,但每個人的心裡都因 懷著希望而有所期待和嚮往。然而,我們有時也會因前途茫茫而產生矛盾的情緒:從信心滿滿到憂心忡忡、從平安祥和到焦慮不安、從堅定信念到猶豫懷疑。我們有 時也會遇到對未來灰心喪志、悲觀失望、憤世嫉俗的人,他們好像看不到世界會帶 來幸福和希望。」面對這一現實,這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青年人和其家庭的一部分,以及青年人本身的一部分。我們相信新的一年,以及這個禧年,將是每個人重新獲得希望的絕佳機會。

我們將與青年人一起發現——並幫助他們個人和作為團體發現——真正以主為根基的希望不會在困難面前屈服,因為它是「建立在信仰上,並由愛滋養的。」因此,我們可以繼續生命的旅程,不僅僅是生存,而是以基督的真實性活著。聖奧斯定完美地表達了這一點:「無論我們的生活狀態如何,我們都無法沒有這三種心靈的態度:即信、望、愛。」

  1. 我們將沿著基督宗教希望的道路前行

基督宗教的希望不會導致失望,不會欺騙人,因為它基於這樣的確信:沒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能將我們與天主的愛隔絕。使徒保祿提醒我們這一點(參羅馬書8:35,37)。因此,上主的話向我們保證,在黑暗中,我們仍能感知光明,並獲得來自主和祂復活的力量。

這無疑是生命的道路,是每個基督徒的生命的道路,這條道路必須由特別的時刻、特別的機會和強而有力的機遇來支持。這些都是必要的,以滋養和強化希望,帶領我們與主相遇,並以真正和圓滿的意義生活。

朝聖——這些我們在禧年期間,會以千百種方式,在千百個地點與青年人一起經歷的事情——對於那些希望和須要離開安舒區,無論對那裡處感到安舒,失望,甚或失去動力,都想放棄那個地方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尋常的經歷。朝聖將要求我們在許多場合作出努力,保持沉默,選擇去追求基本的事。

我們必須與青年人一起,保持這種隨時準備好的態度。這將對我們大有裨益,並讓主在祂認為合適的時間和地點遇見我們,而祂總是能觸及我們心中最珍貴和深刻的部分——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存在。而我們必須在那一刻準備好迎接這次相遇。我們不必害怕在遇見主的時候「冒險」。祂從不會令人失望,特別是當我們緊緊抓住祂,並以祂為根基時。

  1. 許多青年人懷抱著真實的希望

對於我們慈幼會會士和整個慈幼家庭的成員來說,若要談論鮑思高神父的生平,談論他,便無法不提及他的夢想。他一生都在思維和心裡懷著夢想,即使在實現這些夢想之後。

受到鮑思高神父夢想的啟發,青年人會發現他們美好的願望,是驅動他們實現偉大事業的力量,他們更會學懂,每一個挑戰都可以用勇氣和自信來克服。青年人有偉大的夢想,但他們須要被鼓勵去追夢!而我們教育者的任務就是:伴隨他們走上真實的生命之路。

青年人有權利夢想一個更美好的明天;他們手中握有重生和隨時準備重新開始的可能性,努力學習和工作,建造充滿人性和希望的未來。

與我們一同生活的青年人,那些在慈幼院舍中、在整個慈幼家庭中的青年人,懷有夢想的青年人(其中一些夢道他們與我們分享),他們是未來的工匠,將用他們年輕的雙手改變世界。他們展現出推動人類進步,追求改善的人性面貌:雖然因戰爭、貧窮和痛苦而受傷,但同時表現出愛與慈善;能夠重新站起來,懷抱希望;在跌倒中起步,繼續前行;懂得接納與付出,並永遠不忘微笑與愛。

透過這些故事和每個人心中隱藏的願望,我們都可以發現如何克服限制,面對最大問題,以及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我們也不應讓困難戰勝我們,而是要找到個人的資源,和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資源,來面對任何挑戰。並非所有的夢想都是相同的,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我們都有夢想!

(待續)

標籤

about 2025 年贈言簡介(一)